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对《诗经.蒹葭》的又一种读法

作者:李铁秀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这首诗,写的是追寻者追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追寻的结果并不重要,而是说更有意义的是那追寻的过程本身。因为惟有把握住了这追寻的过程,才会真正把握到追寻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了过程也就包含了结果,而不是只要过程而不问结果。然而,追寻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神秘的待知,除了上帝谁能事先知道这一追寻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谁又能承诺那追寻的过程就一定能够得到必然的结果?人类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从不向人轻易泄露它的奥秘。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我们在追寻什么或有没有追寻,以及我们的追寻过程。这也就足够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是人类永恒的矛盾。所以人们常说,理想是美妙的,而现实是无情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的宿命。我们正是在这矛盾的宿命中追寻(“从”)着的,而在“从”的过程中,必然遭遇挫折甚至失败,所以“从”者是很容易成为“弃者”的。那些真正成就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人生,不在于它具体赢得了那些对于人来说是身外之物的东西,例如权力、财富、荣誉以及情爱等,而是在挫折和失败中永不言弃,“从”而不止。而所谓芸芸众生之所以成为平庸之人,就是因为他们在挫折和失败中放弃了这“从”或者甚至压根儿就在灵魂中不曾有过真正的“所谓伊人”,因而根本就没有遭遇过“从”还是“弃”的矛盾,生命中作过一次认真的选择。当然,即使后来变得平庸的人,他们也许也曾有过追寻,心目中也曾有过自己的“所谓伊人”,也曾这样那样地“从”过,但他们在“从”的艰难和挫折中,不仅放弃了“从”,而且否定了“所谓伊人”的存在,放弃了生活的理想或信念本身。所以问题的关键,人生的挑战,不只是心目中有无“所谓伊人”并能否勇敢地“从”,更在于“从”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甚至绝望的时候,你对自己的命运和生命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是“知其不可而不为之”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里有一个值得沉思的悲剧精神的问题。人是可以被打败的,但是不可以被打倒的。在真正的追寻中,人遭遇挫折和失败这是必然的。人应该有正视和直面它的勇气,因此而痛苦、惆怅,产生幻灭甚至绝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只是“人”字的一撇,“人”字更重要的一捺,即是勇于面对和承担这失败和绝望,在困境中反抗绝望作“绝望的抗争”(鲁迅语),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正如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启示的那样。
  我们知道,司空图论诗,讲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学术界习称之为“三外”说。有人说,“味”是诗歌包含的能给人以美感的内在美(情趣韵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大体上也就是“味外之味”,其特点大致是“情在言外,故远,远则有味;而于远之外,尚有远而又远者在,故不尽,不尽,方有味外之味”。所以读诗要善于辨味,即司空图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何谓辨味?“一是辨味之有无,划清诗与非诗的界限;二是辨味之深浅,……把好诗与一般的诗区别开来;三是辨味外味之形形色色,表达了好诗‘不拘一概’的思想”。一首《蒹葭》即是可以辨出如上“味外之味”的好诗。因此,这首诗决不仅仅如有人所说表达了追寻者追寻“所谓伊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惆怅伤感无奈的心情,而是在这悲凉中透出一股生命自强不息、“从”而不止的悲剧精神。这首诗因而所包孕着的思想感情,并非是失败的困境中的“一声叹息”,也非幻灭与悲观中的绝望与虚无,而是痛苦与快乐、苦涩与甜蜜、悲凉与悲壮、空虚与充实、绝望与希望相交织而成的复杂矛盾、丰富深沉的一唱三叹。而在这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节奏与旋律中传达出的既是追寻者屡“从”屡败的悲剧命运,更是屡败屡“从”的悲剧精神境界。这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面对宇宙自然与人生发出的对命运与生命的双重敬畏与感悟。而人就在这种宇宙的节奏和生命的旋律中“诗意地栖居在世界上”。
  
  ①沈泽宜译注《诗经新解》,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②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④罗守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⑤《司空图“辨味”说述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8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