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余光中说郑愁予的《如雾起时》

作者:余光中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海洋的广阔、深沉、神秘、多变,海景的壮丽,加上海洋与陆地若即若离、千丝万缕的关系,确为诗人提供了无尽的题材,也是明暗取喻的一大宝库。以海为喻来写爱情,当然倍增浪漫之感。郑愁予的《如雾起时》借瑰丽的海景来妙喻情人的绮思,直到今日仍令读者惊艳:
  
  我从海上来,带回航海的二十二颗星。
  你问我航海的事儿,我仰天笑了……
  如雾起时,
  敲叮叮的耳环在浓密的发丛找航路;
  用最细最细的嘘息,吹开睫毛引灯塔的光。
  
  赤道是一痕润红的线,你笑时不见。
  子午线是一串暗蓝的珍珠,
  当你思念时即为时间的分隔而滴落。
  
  我从海上来,你有海上的珍奇太多了……
  迎人的编贝,嗔人的晚云,
  和使我不敢轻易近航的珊瑚的礁区。
  
  诗中人表面上是水手,实际上是情人,但是一路写来,海上的景色与陆上女友的面容艳态却互为虚实,相映成趣,其中意象的交射互补,灵活而且生动。例如首段,就航海而言,耳环是虚,它所暗示的船上警钟是实;发丛、睫毛、嘘息也都是虚,所暗示的雾与风才是实。反过来说,就爱情而言,灯塔却是虚写,它所暗示的美目才是实的。末段的编贝、晚云当然是指皓齿与脸晕。珊瑚的礁区当指女友的乳房之类,含蓄得极美,且带点幽默,更暗示这爱情尚在浪漫追求的初阶,不敢冒进。中段用赤道之横与子午线之纵来引出女友搽唇膏的红唇与为他而哭的垂泪,虽以航海的地理为喻,却是两条乌有的虚线,作者竟能无中生有,化抽象为实景,真是匪夷所思,功力不凡。
  (摘自《被诱于那一泓魔幻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