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三板一眼的“情圣”歌哭

作者:韩成武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被称为“诗圣”,由来已久。宋代诗人杨万里称他为“诗之圣者”,就连对杜诗有些微词的明代人杨慎也称杜甫为“诗圣”。“诗圣”是杜甫的特制桂冠。到了清朝末年,梁启超则称杜甫为“情圣”。诗主性情,性情是诗的生命根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说的就是性情对于诗的重要意义,梁启超把杜甫称为“情圣”也是中肯之言。的确,老杜是个性情真诚、敦厚、深挚的诗人,他对国家民族、妻子儿女、兄弟友朋,有一副披肝沥胆的血诚之情。诚如梁启超所说:“像情感这么热烈的杜工部,他的作品,自然是刺激性极强,近于哭叫人生目的的那一路,是三板一眼的哭出来,节节含着真美。”“哭叫人生目的”,是说杜甫的情感强烈而真挚;“三板一眼的哭”,是说杜甫善于抒写真情。这应该是“情圣”的全部含义。上面的这首五律,就可见其一斑。
  唐代宗宝应元年(七六二)四月,玄宗、肃宗先后去世,代宗即位,七月,召西川节度使、成都尹严武入朝议政。这对杜甫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事情。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吐蕃虎视眈眈,伺机进犯。西川与吐蕃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严武是个很能打仗的将军,吐蕃人怕他。那么,严武一旦离开成都,吐蕃就会乘机犯边,这是其一。其二,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生活上得到严武的资助,与严武结下深厚的情谊。对于这样一位防御吐蕃的战将、情投意合的朋友的离任,杜甫是于心不忍的。他给严武送行,从成都启程,向北送出二百多里,直到绵州(今绵阳)以北的奉济驿,才依依诀别,即兴写成这首五律,倾吐心声。
  首联陡发感叹,为全诗定下惜别的基调。“远送”二字紧扣题面的“奉济驿”,此处离成都已有二百多里。如此远送,正是由于难舍难分,惜别之情已然凸现纸面;再加上“从此别”三个字,便依稀听到了他的啜泣之声。“此”字,既有空间意义,又有时间意义——此地一为别,重逢是何处?此时一为别,再会是何年?在那万方多难、风烟弥漫的时代,分离包含着永诀的可能。何况,严武此行,要经过那危险的巴山古栈道。种种忧心增强了离别的不忍。第二句,“青山空复情”,乃是移情入物,把无知无感的青山看成有情有意了。绵州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巴山山脉,杜甫向北望去,但见山峦重叠,密密层层,那阵势似乎是要挡住严武的去路,多情地把他挽留,一如自己此时的心情。这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痴情的诗人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把个人的情感移入本无干系的自然物中,感觉它们是在与自己同喜同悲。杜甫《新安吏》写县吏征点少年当兵,家属送行,一片哭声,杜甫深为百姓的遭遇而伤感,诗中写道:“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听到青山也在大放悲声,也是这种移情入物的心理反映。唐代诗人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写道:“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看到崖州城周围重叠环绕的群山,感觉它们是在有意阻绝自己的归路。当然,移情入物的“物”不限于青山,大千世界的万物,皆可成为感情移入的对象。杜甫《北征》,写诗人经过千里艰难跋涉,终于活着见到家人,悲喜交集,抱头痛哭,“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回荡的松涛、幽咽的泉水,与人的哭声混合在一起,这是将情感移入于松声和悲泉了。
  如果说,青山在杜甫的眼中有意挽留严武,已然见出杜甫的惜别之情,那么“青山空复情”的“空”字,更把这种感情推进一层。“空”字既是写实,又是写意。王命在身,严武不得停留,则此情已属徒然。而一旦盛情落空,就会掀起更大的感情波澜。所以,这个“空”字是包含着作者深重的叹息的。总之,首联点题,明揭主旨。
  杜甫律诗的章法,一般说来,四联的布局可用“起、承、转、合”来概括。颔联的内容应该是“承”,就是承接首联的意思,并且把首联的意思进行拓展。“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是承接“空复情”的,既然挽留不住,那就要设想离别之后的情事了。作者想到的是何时才能与严武重逢,共同举杯畅饮,共同乘月畅游。作者设想的重逢场面颇具典型性,酒与月是使诗友快意的最佳风物选择。这种选择寄托了杜甫的美好愿望,也加重了此刻离别的惆怅。此其一。其二,作者把“月同行”这种雅事冠以“昨夜”,从而与“几时”构成了互文。“几时”是前瞻之词,“昨夜”是回顾之语;“几时”既领“杯重把”,又领“月同行”,“昨夜”既领“月同行”,又领“杯重把”。这样一来,这十个字既是对未来重逢的设计,又是对以往情谊的回顾。就是说,昨夜我们在月光之下携手畅游,在月光之下举杯畅饮,这美好的情事何时才能重现呢?互文的使用,造成文字的精简,也加深了感情的包孕,使诗味更加醇厚。其三,“昨夜月同行”仍然是使用移情手法,月亮与人同行,人走月亮跟着人走,这本是人的错觉。在这里,作者把这种错觉情感化了,把月亮写得多情多意,给他们的畅游照明。这样就写出作者与严武相处的快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说湖光月色照着他的影子,多情地把他送到了剡溪。这也是移情的运用,写出天助人愿、得游名山的喜悦来。但杜甫此处的移情于月,并不同于李白那样停留在喜悦上,他是在以乐事写忧愁,他是在叹息这种与严武月下畅游的快乐,此生何时再有?所以,越是写此时之乐,就越能加重离别的不忍。清人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颈联,依律诗的章法,应该是“转”。“转”是指内容上的转变,内容上的转变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情感的转折(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惜别转为劝慰),也可以是笔墨的变化(例如杜甫《登岳阳楼》由写景物转为写人事),还可以是其他,总之是不再顺着颔联的意思去写。杜甫这首诗的颈联是由前四句写离情别绪转为写严武的功德,暗中交代离情别绪产生之原因。“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两句以高度精炼而又生动形象的笔墨概括了严武的功勋业绩。“列郡”是说严武此行所经过的郡县,“讴歌”是说列郡的吏民在歌颂严武的功德,“惜”是说吏民对严武的离任表示惋惜。就手法来说,这一句是属于侧面下笔,即通过他人对严武离任的反应,来映衬严武的功勋业绩。下一句“三朝出入荣”则是从正面下笔,直书严武的功勋业绩了。严武历任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出将入相,无比尊荣。这是一位在乱世中彰显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他在扫荡安史叛军、收复两京中立有战功,尤其是在镇守蜀地、抗击吐蕃中名声显赫。此前,他做过东川节度使;这次,他是以西川节度使的职守被朝廷召回;一年以后,东西两川合并,他第三次入蜀,以黄门侍郎(宰相)的身份做剑南节度使。朝廷之所以连续三次让他来镇蜀,就是因为他作战猛、狠,能够牵制吐蕃的军力,使吐蕃不敢贸然入侵长安。他曾率领大军西进,击溃吐蕃七万,夺回当狗城,使吐蕃闻风丧胆。杜甫在严武死后曾写诗这样评价严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雪山,在成都西面,是抵御吐蕃的屏障。雪山在人们心中出现的“重”“轻”变化,是由于严武的“来”与“去”而产生的,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出严武镇蜀的重大意义。
  这一联的内容虽是对前面两联的转折,字面上不再写惜别,但也不是完全与上面的内容断裂,而是暗中交代作者的离情别绪何以如此浓重,这样一位镇蜀大将离任而去,蜀地的安危问题,将重重地压在杜甫和蜀地人们的心头。所以,这一联是对上面所写的离情别绪做出原因上的交代,是由情绪层面转入理性层面,有了这两句,上面的离情别绪才显得出之有因,同时也使这种情绪显得更加深沉。由此可以见出,所谓“转”,乃是字面上转,而诗的意脉却不转。
  尾联在章法上应该是“合”,所谓“合”,就是综合全篇的内容,让情感有所归结。归结情感,可以有多种方式,有以写景结情的,有以议论结情的,有以叙事结情的。杜甫的尾联用叙事方式来收结情感:“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是设想与严武诀别之后,自己所过的寂寞生涯。“江村”,就是杜甫的成都西郊草堂,由于草堂紧靠着浣花溪,故称江村。“独归”二字,回应着第一句“远送从此别”,行进者上路,送行者独归,章法细密。“独”字实为一篇之“诗眼”,具有总括全篇、画龙点睛之妙趣。作者之所以对严武依依不舍,之所以看青山则青山挽留,看明月则明月同行,之所以苦盼与严武重逢,就是因为别后的孤独难以忍受。作者先画龙而后点睛,如此用笔,显得水到渠成,成功地收结了一篇之主旨。另外,这一联连续使用三个具有愁苦情调的词汇——“独归”“寂寞”“残生”,造成了浓重的凄苦氛围,从而把作者的情感推到极致。
  从这首诗的所写,我们具体感受到了杜甫确实是深于情感的诗人。杜甫不愧“情圣”的称号。就拿友朋交谊来说,杜甫对友朋之情的珍视程度,是其他诗人难以达到的。一部杜诗清晰地记载了杜甫一生对友朋的诚挚情感,凡是曾经交结的人,他是感念终身的。他不停地用深沉而细致的笔墨,或忆往事,或作悼词,都写得感人肺腑。不妨把他和李白作个比较,杜甫年轻时曾与李白有过一段交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交谊可谓深厚了。但是,两人分手之后,李白仅在近期内写了三首怀念杜甫的诗,热乎劲儿一过,就把杜甫完全遗忘了。杜甫则不然,他与李白离别之后,就不断地写诗深情怀念,直到晚年还在为李白的命运担忧,所作诗篇共计十三首之多。就诗篇的情感深度来说,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人生需要真情。真情无限美好。“情圣”杜甫永生。
  
  ①⑤梁启超《情圣杜甫》,《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8页。
  ②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六册),第5971页。
  ③《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页。
  ④白居易《与元九书》,顾学颉点校本《白居易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60页。
  ⑥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