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战争与和平的较量

作者:马显彬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痖弦是台湾现代诗大家,从之者甚众,影响最为深远。《上校》是诗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英美新批评派是现代西方文论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文学批评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它主张把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并创造了一整套批评范畴和批评方法,对提高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准确性,增强文学的本体意识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九四五年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加上自身的一些缺陷,新批评走向了衰落。尽管新批评没落了,正如美国学者兰鲍所说的那样,“不论我们是否乐意承认,我们现在全都属于新批评派的阵营,在阅读诗歌时,已经无力回避对诗中的含混性等质素的喜爱与赏识”(转引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32页)。所以,用新批评派的一些方法来分析某些诗歌作品还是有独特的优势与说服力的。下面我们就用新批评的方法来解读痖弦的《上校》这首诗: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
  
  他曾听到过历史和笑
  
  什么是不朽呢
  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缝纫机的零星战斗下
  他觉得惟一俘虏他的
  便是太阳
  
  这首诗表面上看非常简单,明白如话,似乎谁都可以读懂。其实不然,只有细读起来,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首先我们解读诗的名称。诗取名“上校”,全诗也是以“上校”,即诗文中的“他”为线索建构起来。“上校”是军衔中的一个等级,清朝末年军衔制传入中国后,清朝政府将该级军衔称为“正参领”,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将这级军衔重新命名为“大都尉”,后北洋政府改名为“上校”。目前,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可见,上校是一个中高级的指挥官。这首诗取名“上校”,原以为诗人会浓墨重彩描写与赞美“上校”以卓越的指挥才能赢得胜利的壮举,但是读罢全诗却读不出这样的信息。在战争中,“上校”是躲在壁垒里指手画脚的指挥官,而士兵才是处在作战的第一线,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这个角度理解,士兵才更应该值得去描写与赞美。似乎取名“上士”或“下士”更好。没想到标题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出乎意料。难道作者错了?为什么作者要以“上校”为名呢?我们暂且把它作为悬案,束之高阁,解读完全诗,再来分析它,其实它是诗人最精妙的最耀眼的设计。
  下面我们进入诗文的解读。第一诗段: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那”指的是什么?“玫瑰”指的又是什么?一开始第一个诗句就让人非常陌生,难以理解,似乎无从下手。但是,这正是理解本诗句,本诗段,甚至全诗的关键。要正确解读它必须置之于全诗的参照体中,整体上去把握。
  这首诗的内容与战争有关,这可以从标题、第一诗段和第三诗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得到确定。标题“上校”,第一诗段“会战”,第三诗段“战斗”“俘虏”都是直接与战争有关的词语。第一诗段“火焰”尽管词典上没有直接把它解释为硝烟,但是它可以理解成枪炮喷射出的火焰,与战争也有关。
  有了战争的背景,解读就容易多了。玫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落叶灌木,茎干直立,刺很密,叶子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的,有香气,果实扁圆形。是栽培较广的观赏植物,花瓣可用来熏茶,做香料,制蜜饯等。玫瑰什么时候与爱情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可而知。但是每年二月十四日,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衬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绿叶,然后装在一个透明的单枝花的胶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带系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形成一个精美秀丽的小型花束,以此作为情人节的最佳礼物。可见,玫瑰确实是表达爱情的信物,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但这里的“玫瑰”已不是一般人眼里的“玫瑰”,而是“另一种玫瑰”“另”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另类的性质,甚至可以解读为异类,异化玫瑰。这个“另”也提示我们不能照常理来认识,所以,这里的“玫瑰”与爱情信物无关。那么“玫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怎么把它与战争联想起来呢?其实玫瑰的色彩和形状与战争中的流血死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玫瑰一般是红色的,鲜血也是红色的,玫瑰是向四周绽放的,被子弹击中,鲜血也是向四周喷溅的。
  无论从形状还是从色彩上,“那”“玫瑰”本质上都可以解读为鲜血,有流血就有死亡,进而解读为死亡。用修辞学的术语判断,“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是一个比喻句中的暗喻句,“那”是比喻的本体,“玫瑰”是比喻的喻体。“是”是喻词。用新批评的术语判断,这是典型的隐喻,“那”是喻旨,“玫瑰”是喻衣。至此,诗人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悲壮的战争场面: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鲜血喷涌而出,浸透了衣裳,向四周扩散开去,像绽放的玫瑰一样,一朵,两朵,三朵……所以“玫瑰”隐喻着流血与死亡,是不是玫瑰的“玫瑰”,“纯粹”是一个绝对性的词,从纯度上对判断作了绝对的修饰,增加了“另类”的性质。“玫瑰”在作鲜血解读的同时,还可以别解。玫瑰是爱情的象征,爱情的结晶就是新生命的诞生,在这里诗人把隐喻着生命的出现的词语用在了生命的结束上,倒下的士兵都非常年轻,正是处在享受爱情的花季岁月,然而他们甚至连玫瑰的花香都没有闻到就流尽了鲜血,何其悲哀!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死亡的诅咒,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
  造成“另一种玫瑰”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二句“自火焰中诞生”作了回答。“火焰”是枪炮的象征,战争的象征,是战争造成了流血与死亡。第二句一方面是对造成“另一种玫瑰”的原因的回答,另一方面又是对“那”“玫瑰”解读的照应,进一步证明把玫瑰解读为鲜血和死亡的正确性。“诞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出生。生命的降临,是多么美好的时刻,生命给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可见,“诞生”是多么美好的字眼,然而这里却把它用在了意味着生命消失的“流血与死亡”上面,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体现了对战争的厌恶。
  另外,“玫瑰”“诞生”还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玫瑰是圣洁的象征,是最美好情感的象征,因此用玫瑰比喻英雄们的鲜血,包含了对他们流血牺牲的充分褒扬与肯定。诗人讨厌的是战争,而不是浴血奋战的士兵们,相反,士兵们流血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非常伟大的,躯体消失了,但是他们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却在炮火中诞生了,鼓励着后来者前仆后继,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从这些角度来理解,“玫瑰”“诞生”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第二句诅咒与赞美,反讽与含混、隐喻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诗的魅力。
  如果第一、二诗句揭露的是战争对生命的直接摧毁的话,那么第三句“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则进一步批判了战争对社会生产造成的直接破坏。“荞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略带红色,叶互生,三角状心脏形,有长柄,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粉红色,瘦果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供食用。可见,“荞麦”是粮食作物,是农业生产的象征。世界上许多大的会战,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是在城市里进行的,为什么要把战争的场地锁定在农田里,而不是工厂、城市呢?我认为这也是作者的一种精妙设计。在农田里打仗,必然造成对庄稼的严重破坏,使粮食颗粒无收。会战是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进行的决战,是很大规模的战争。“最大的会战”则意味着超大规模的战争,强化了战争的破坏性,战争规模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战争之后,为了生存,人们往往逃离家园,背井离乡,四处流浪,过着乞讨的生活。人什么都可以不做,但饭必须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因此这里揭露了战争对人类生存基础的破坏,灭绝性的一面。“荞麦”用在这里还有更深的含义。在过去人们并没有发现荞麦丰富特殊的营养价值,与小麦比,口感较粗,它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往往是救荒的作物,远远没有小麦普及,一般是种植在边远地区。痖弦一九三二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对荞麦的这个特点是了解的,显然用“荞麦田”代替“麦地”是有特别的含义的。而战争首先集中在交通要地和经济政治重地,透过“荞麦”可见战争已经蔓延到边远地区,到处都充满了战争,处在水深火热的人们惟一维持生计的荞麦也遭到破坏,战争的破坏性可想而知。如果说前面两句写的是战争对官兵的伤害的话,那么,第三句则把战争的危害扩大到了无辜的百姓,进一步批判了战争给全社会带来的危害。“遇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碰到。碰到也就是碰见,碰见是事先没有约定而见到。因此“遇见”在这里含有偶然性的意思,偶然性可以分解出两层含义,第一层:偶然中带有庆幸,为什么会庆幸战争呢?上校是中高级的指挥官,在一定程度上是战争的发动者和指挥者,因此他们比一般的士兵更热衷战争,甚至说好战是将军们的本性,仗越大他们打起来越过瘾,所以“遇见”暗示出上校对战争的热衷,联系第三诗段,这又为后面实现上校从热衷战争到热爱和平的转变埋下了伏笔。第二层:偶然中带有准备不足,意味着作战的“他们”一方并没有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是仓促应战,所以流血是那样的多,伤亡是那样的惨重,与第一、二句形成很好的照应。照理会战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呢?也许这里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读完第四句再来讨论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