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做自己的上帝

作者:张 利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名作欣赏》二OO三年第二期刊载了一篇解读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的文章,题目为《欲望与禁忌的冲突》,该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性压抑”为理论根据,认为“人的本能需要的充分满足是与文明社会不相容的。人永远处于欲望与禁忌的冲突中,无论怎样都摆脱不了由这种冲突造成的困惑和尴尬”,认为狄金森用涛的形式呈现了欲望与禁忌的冲突这一哲学命题,表达了诗人对文明社会里人类存在境况的深刻思索。这一结论是可以接受的,但却没有穷尽诗作的内涵,有更深层的意蕴需要研读,笔者认为,此诗在欲望与禁忌冲突中,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解答了调节欲望与禁忌关系的哲学命题,研读了成长与付出的等式关系,从孩子的视角突显了成长的代价,肯定了人类追求快乐、幸福的欲望,并暗示出了人类文明进步就在于不断满足欲望,不断地超越自己,做自己的上帝。
  这里从文本的规定性,叙事视角和作者背景信息几个角度,来解读狄金森的《篱笆那边》。
  从文本自身的规定性来看,《篱笆那边》属于象征性文学类型,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它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个别的具体意象的创造不是其主要目的,文学意象的作用主要在于启示人们透过意象表层去体味领悟更深远的意蕴。《篱笆那边》中草莓、篱笆、上帝的意象,是解读该诗的钥匙,“草莓”喻指一切美好的事物,这里也可视为一切难以抵御的诱惑;“篱笆”是禁忌的同义语;“上帝”是文明秩序的主宰者。这些都能被众人认同。但在对本诗内涵的深层次把握上却有着理解性的偏差。本诗共有两个小节,依其内涵意义则可划分为三个内容层次:诱惑(第一小节)——禁忌(第二小节前两行)——暗示(第二小节后两行)。前两个层次展示的是,是爬过去还是止步?是获取还是放弃?是满足欲望还是抑制欲望?“我”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的生存困境的写照。第三个层次:“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去!”这是诗作明显的暗示地方,也是诗歌最朦胧的地方,诗作本身的朦胧性,往往会使解读者疏忽,甚至于不屑。《欲望与禁忌的冲突》一文就是在此止步不前,终止了探索的脚步。诗作的朦胧处是诗作为读者留下的无穷的想象的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索丰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这里,我们探索的脚步不能终止:当“我”处于无所适从的两难处境时,“我”有一个心理独白:篱笆那边的草莓着实可爱,这种诱惑是难以抵御的,就连上帝也不能自持,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会爬过篱笆,去品尝草莓的甘甜。连上帝——文明的主宰者都抵挡不住草莓的诱惑,那么何况他的子民,一个孩子呢?脏了围裙,遭受上帝的责骂,又有什么可怕呢?那么孩子惟一的选择,只会是也只能是越过篱笆,去摘取草莓,品尝这种诱惑,实现心中的欲望。此时,那有形的篱笆,无形的篱笆(上帝的责骂)都成为他欲望满足的标识与纪念,这就是文本最重要的暗示。它告诉了我们,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人类就是在与各种困难和禁忌斗争中获得进步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困难的进步史;它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不靠上帝,不靠别人,惟有人类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自己要做自己的上帝。这样狄金森在诗作的最后,对两难处境的人类生存境况,做出了深刻的思索,对调节欲望与禁忌关系的哲学命题,做出了非常肯定的解答。
  从叙事视角来看,本诗可以归为叙事诗,其叙事的视角是第一人称,以“我”一个孩子的眼光去审视着世界,以“我”一个孩子的心理独自方式暗示着人类发展的心理历程。在人类社会里,孩子最纯洁、最无拘无束,没有更多的思想道德,文化伦理、法律法规的禁忌,正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对于皇帝什么衣服也没有穿的事实,大人们闭口不谈,顾虑重重,是天真无邪的小孩,一语道破了真相。诗作中一句“草莓,真甜”,就写出了孩子对草莓最奉能的条件反射和生理需求,这是无拘无束的表白,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是没有污染的山泉的流淌,是没有云彩的蓝天的洁净。但是就连孩子的欲望也受到了禁忌,“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厂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就遇到了来自篱笆和上帝的约束,幼小的心灵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孩子的心理进行了这样一个认知的过程:草莓真甜,我抵御不住强大的诱惑——可是爬过篱笆,必然脏了围裙,遭上帝的责骂——假设上帝也是一个小孩,他也抵挡不住诱惑,会爬过篱笆,摘取草莓——既然,上帝都会不顾上帝的禁忌,去品尝草莓,那么,“我”的选择将不会困难,越过篱笆,勇敢地摘取,脏了围裙,遭受上帝的责骂又有什么,这样就昭示了一个等式关系:成长与付出永远是等同的:有付出才能收获,要成功必须付出,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这就是成长的代价,用脏了围裙,遭了上帝的责骂,换取孩子的成长是值得的。人类的成长无异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历程显示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在付出中进步,人类在代价中成熟。上帝爬过篱笆才成为上帝,我们爬过篱笆也会成为自己的上帝,这同样是诗作最后留给我们的暗示,是诗作形象意义上的超越。
  从作者的背景信息看。狄金森,美国女诗人,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最主要的成就是诗歌,《篱笆那边》是其代表作。她主要生活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那个时代是女权被压制的时代,作者受到男权和清教徒的双重压迫,作为一名女性,她有着更多的感悟,诗作就体现了她女性笔法的细腻和女性所特有的对社会的关爱。《篱笆那边》所选取的这个小孩就是一名女孩,作者为她加添了围裙,也就规定了她的性别,这个女孩透着她女性的关爱,传达着她对女性世界的关注。诗中“如果他也是个孩子”那句,采用的并非“kid”(孩子),而是boy(男孩),肯定上帝是个男孩,男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爬过篱笆,摘取那真甜的草莓。我也是个孩子,可我胸前有个围裙,我是个女孩,我能像男孩一样去爬过篱笆吗?围裙成了一个女孩特有的枷锁,成为一个女孩行为的束缚。我一个女孩要摘到草莓,就会遇到比男孩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代价,这里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毋庸置疑、从而可以看出女性的成长有着更大的迫切和艰难,作为现代派诗歌先驱,她用她的才华,倔强地表示着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表达着一种爬过篱笆的勇敢,和自己做自己上帝的努力,昭示的主题就更加清晰,更有震撼力了,在该诗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虚化了孩子的性别,显得文气流畅,但掩饰性别的差异,也降低了诗作的力量,从而给该诗的解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解读的随意和模糊。
  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用语质朴,意蕴深沉,以“草莓”“篱笆”甚至“上帝”为意象,简单的几笔勾勒了一个未定的期待视野,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的理想体验。诗作告诉我们,任何美好事物都不是唾手可得的,都需要有一个超越自然超越自己的过程,更何况我们的生活不仅仅需要一棵草莓,我们还需要幸福、快乐、健康以及许许多多的美好。那么,我们就需要小断地超越,不断地抗争,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上帝,去丰富人类的历史,哪怕面前有千千万万个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