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感受秋天的诗意

作者:蒋登科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中国诗歌中,秋天历来是诗家看重的季节。因为它丰富,因为它圆润,因为它是季节最明显的转换期,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凋零的苍凉。秋天因此而含蓄,不是一目了然的,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融合了季节、人生的多种意味。诗歌拒绝单一,拒绝直接的表达,秋天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正适合成为诗的题材,升华为诗的意象,从而表达诗的丰富性。
  秋天丰富的诗意,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得到不同的演绎,给秋天赋予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内涵。有人歌唱它的凋零、萧瑟,如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之一):“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遣兴五首》(之一)中的诗句:“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又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开头几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在诗人笔下(其实也是在心中),每一种与秋天、秋色、秋景有关的感受都是那样萧瑟、沉重。而在陶渊明那里,秋天却给人另一种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而自乐,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在王维那里,则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秋天显得那样迷人,人与物是那样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丰收的喜悦与勃勃的生机。
  在现代诗中,以秋天为意象的诗也很多,且不乏名作。何其芳的《秋天》由三个板块构成,以多彩的乡间意象、和谐的旋律勾画了诗人轻松的心态,充满梦幻情调,其中的第一节是这样的:“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是她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写了奉献与收获的关系,诗人写道:“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诗人由此发现了“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杜运燮的《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被一些学者当成朦胧诗的代表作,并对它进行了批判,认为这首诗晦涩难懂。事实上,那是一首以意象手段写成的好诗,表达了诗人和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了长期的苦难之后的新生体验,第一节写道:“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嚣的夏季。/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这是突然遇到解放的喜悦,为了把这种喜悦心情抒写得更加丰满,在接下来的几节中,诗人写出了从“萌芽”到“丰收”的整个过程:“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呵,/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在这些诗中,我们很难说诗人写的是赞美还是忧郁。诗人把对于秋天的多种复杂体验都融合在诗中,体现出现代诗在表达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方面的独到之处。我敢说,只要是在诗歌写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诗人,绝大多数都打量过秋天。而且,在不少诗人那里,他们往往不是把秋天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量,而是切取秋天的一些片段,把捉秋天的一些意象,并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糅合起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抒情上的空洞,可以把对秋天的感受在一首诗中说尽,从而达到客观化的效果。这些片段,可以称为诗歌中的细节。
  在这里,我们引进了“细节”一词,当然不是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使用的,更不是说诗歌与叙事文学在文体上具有同等的性质。我们所说的细节,是指那些特别具有表现力的意象或者意象的组合,不需要多少主观的加入,即可以在特殊的语境之中通过客观物象的自身兴发、演出构成物象的并发性,表达诗人的生命体验,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诗歌含蓄蕴藉的美质。美籍诗人、诗学家叶维廉多次谈到这种观念,他说:“王维的诗,景物自然兴发与演出,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观读者目前,但华氏的诗中,景物的具体性渐因作者介入的调停和辩解而丧失其直接性。”①他又说:“中国诗的艺术在于诗人如何捕捉视觉事象在我们眼前的涌现及演出,使其自超脱限制性的时空的存在中跃出。诗人不站在事象与读者之间缕述和分析,其能不隔之一在此。中国诗人不把‘自我的观点’硬加在存在现象之上,不如西方诗人之信赖自我的组织里去组合自然。诗中少用人称代名词,并非一种‘怪异的思维习惯’,实在是暗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以应物,忘我而万物归怀,溶入万物万化而得道的观物态度。”②他所说的其实就是诗的客观化手段之一,在传统诗歌中非常普遍。在传统诗中,不少作品全篇都是由客观物象自然演出。
  在现代诗中也有。不过,在现代诗中,这种手段一般不贯穿全篇,而是作为诗篇的构成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细节”。我们在很长时间里追求诗的直接表达,让诗人的情绪没有依托地在诗中流泻出来,毫无遮拦,读后缺乏余味。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形,就是以诗的方式记录琐屑的日常生活,记流水账,结果也没有多少诗味。比较好的方式,是把诗人自己与所写的对象融合为一个整体,不分你我,不分主客,揭示出世界和诗人感受的全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老刀的《秋天来了》就是这方面的佳作。
  我不熟悉老刀,但他是近些年在诗歌界颇有成绩的诗人,有不少作品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他的诗充满炽热的感情,但回避感伤的直接抒写,而是通过对细节的独特把握,把自己的感受隐含在具体但又具有包孕性的意象或细节里。他说:“我一直以为诗不直接指向思想和哲学,思想和哲学比诗‘小’。但诗又是思想的和哲学的,没有宏大的思想背景的诗不会是好诗。诗的哲学、价值和意义应该表现在细节里,或者说由细节表现出来。”③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老刀所追求的是通过诗的手段表达个人的思想与人生哲学,而不应该让思想、哲学在诗中直接呈现出来。令人欣喜的是,他并没有过度强调细节,或者认为只要有细节就能写出好诗。他批评了那种把细节简单化的情形:“生活的细节大量流进诗中,忽视了应当是诗化了的或者有诗意的细节。不能诗化的细节进入诗歌使诗平面化。”④这是富有辩证思想的诗学主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主张来自诗人自己的思考和对于当下诗坛的认真打量。
  《秋天来了》有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的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客观对象作为诗情的依托,在发掘对象的诗意蕴涵的同时,表达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诗中所使用的意象是很平常的:“果实”“金黄”“汗水”“甘甜”“太阳”,但诗人是通过一些细节把这些意象组接在一起的,使这些平常的意象焕发出新的表现力,结合出新的诗意。其手法之一,就是诗人把个人的行为、思想与这些意象穿插在一起,构织成一张诗意的“秋天”之网,是客观世界之网,更是情绪之网。
  第一节写诗人自身的行为,他对秋天的直接体验,“芝麻”以小意象对大秋天,意象落差很大,但它毕竟是收获,诗人对它依然看重:“拳头”是力量的象征,虽然来自春天,但在秋天,它仍然是诗人奋进的动力。从一开始,我们所感受的就不是秋天的萧瑟,而是秋天带给诗人的喜悦。第二节的视野更加开阔,写的是秋天充满活力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对“汗水的芬芳”寄予了特别的关注,与第一节的收获相对应,寻找到收获的源泉。诗人还使用了跳跃与转折手法,“我要放开嗓门,踮起脚尖”,并没有直说出他要做什么,接着的诗句也没有做出回答,但诗人以两个否定的感叹句式(全诗中惟一使用感叹号的地方)暗示了他要“歌唱”“看见”,而且对那种“不放声歌唱”“看不见”的人给予了诗意的批判。第三节的细节也具有韵味,“磨损了的鞋子”暗示人生的跋涉,但在那一刻,诗人仿佛忘记了过去的艰难,为了秋天的收获而“围着鞋子翩翩起舞”,“跳,跳,跳”,“让孤独从深处流出来”,揭示了人生奋进中的艰难以及收获的喜悦。第四节抒写的是诗人对于秋天的直接歌唱,体现出蓬勃的气势,充满理想光辉。
  当下的不少现代诗在演绎传统意象的时候,往往采取消解的方式,力图消除掉这些意象中所蕴涵的人生意味,这其实是割裂了人类思想、情感发展的连续性,也割裂了传统意象中所包含的人类文化的连续性。在诗歌写作中,要通过普通题材、旧题材写出新意是很难的,但这些意象、题材又是不能回避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艺术创作,往往都是在普通意象、旧题材的反复咀嚼中发现和表达新意,创造新的境界。老刀的《秋天来了》,题材是普通的,但诗人通过对一些来自自身的细节的巧妙运用,通过感性体验与知性关怀的结合,通过对一种人生境界的诗意敷衍,表达了一种生命哲学,一种看似平常却非常重要的哲学。因此,他诗中的细节并不渺小,倒是在与诗人个人结合的同时,也与更广阔的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在诗中,意象、题材的“小”绝不代表诗篇的格局、诗的哲学意蕴也“小”。能够于小中见大,往往是优秀诗人的标志。
  
  
  ①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月出版,第89页。
  ②叶维廉:《语法与表现——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美学的汇通》,收入《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2月出版,第43页。
  ③④老刀:《诗与细节》,《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第11期,第29页。
  
  附:
  
  秋天来了
  □老刀
  
  所有的树,都
  亮出了它的果实。
  秋天来了,我要沿着这条干净的
  小路跑上三圈。我要将一粒芝麻
  高举过头顶。我要把春天绽开的拳头
  紧紧握上。
  
  太阳晒过的草地一片金黄,
  大雁留下的天空草帽在望。
  我要闻一闻从高处飘下的汗水的芬芳。
  我要放开嗓门,踮起脚尖:
  谁这个时候不放声歌唱将永远是哑巴!
  谁这个时候看不见将永远是瞎子!
  
  我将磨损了的鞋子脱下,
  将要继续追问的路暂时扔在一旁。
  我围绕着鞋子翩翩起舞。我要
  尽情地跳,跳,跳。让孤独从深处流出来。
  
  甘甜的气息呼吸着,
  我把积在低洼处的叶子捧进火苗。
  我要像秋天一样燃烧,
  我要像秋天一样,全身挂满沉甸甸的果实。
  幸福地站在太阳身旁。
  (选自《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