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精彩的抒情诗 精简的回忆录
作者:曾炳衡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回忆是通向过去的桥梁。回忆时总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情怀万种、思绪千头。回忆好像面对荧屏,很多的往事可以重现;回忆如听音乐,许多乐曲都可重奏;回忆如翻日记,很多旧梦都可重温。但有不同身世和遭遇的人,回忆时必然有着不同的感觉。一般的情况下总会想到自己曾经去过什么地方,遇到过什么样的特殊人物,经历过什么特殊事件。不过,要在杂乱纷繁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中清理出几件重大的情事或感受来形诸笔墨,写成诗句,使万千读者都能赞赏并乐于传诵,那就不是简单的事了。《锦瑟》一诗正是这样一篇杰作。
李商隐,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一个小吏家庭,高祖曾任县令,曾祖县尉,祖父录士参军,父亲县令及殿中侍御史。商隐十岁丧父,以文才出众十八岁见知于牛党高官令狐楚。二十六岁始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次年又得到李党王茂元的赏识并娶其女为妻,于是被令狐疏远认为叛恩,三十岁时始得恢复旧好。旋重官秘书省正字并得补太学博土。一生中多只作他人幕僚和一些芝麻官儿。三十六岁随桂管观察史郑亚去过广西,四十丧妻,四十一岁随剑南、东川观察史柳仲郢到四川。四十七岁返郑州,不久病逝。
李商隐的诗,用字奇巧,音韵铿锵,情味浓郁,涵义渊微,喜用典故。并善于用暗喻、象征手法寓情于景,借物传情;捉住一些事物的细微特点而将其拟人化以表达某种难以言状的特意深情,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悠扬归梦惟灯见,漫落生涯独酒知”。
商隐对用典是情有独钟,他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皆用典,甚至一首诗内就“用事十七八”。用典言简意赅,少数的字就可道出许多直陈语句都难道出的隐情,例如《寄令狐郎中》云: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一相如”,把自己被疏远后凄凉潦倒的景况,刻画得多么深刻到位。用典亦包括使用一些特殊词语,如两首同题诗《隋宫》所吟:“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马背两侧的蔽泥垫)半作帆”;“玉玺不缘归日角(唐太宗‘日角龙庭’额骨突出如日),锦帆应是到天涯”。这里诗人抓住一些小的情节,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从侧面把隋炀帝“龙舟所到香闻十里”的腐化荒淫的罪恶,暴露得多么痛快淋漓。
《锦瑟》乃一首公认的最难读懂的诗。自宋元以来一直就受到文人学士的关注,金元好问曾咏叹说:“诗家总觉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王渔洋亦吟咏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近代学人兼政治家梁启超说:“《锦瑟》讲的是什么事,我理解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这些意见都可代表广大读者的心声。此外则还有许多揣测:
乐曲说:苏东坡认为锦瑟之为器也“其声适怨清和”,此诗中联四句即分别表述此意(宋何汶《竹庄诗话》)。艳情说:纪晓岚认为,此诗以思华年引起,以此情总结,盖始有所欢,中有所隐,故追忆之而作。悼亡说:清何屺瞻《义门读书记》说:“此诗本悼亡之诗也。首特借素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泰帝禁不可止以发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而止者。次联则悲其遽化为异物……”汪北研引厉樊榭说亦同(见《元遗山诗集笺注》),认为锦瑟五十弦剖为二十五,是即其人身世之年……自伤说:汪韩门《诗学纂闻》说义山以古瑟自况, “今瑟二十五弦,古瑟五十弦,已不为时尚,犹己挟文章才学而不得意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春心指“壮心,壮志消歇”。咏人说:张采田引冯浩《玉器诗笺注》云:“沧海、蓝田二句则谓卫公毅魄久已与珠海同枯,令狐相业方且如玉田不冷。”(卫公指李德裕,因曾贬珠崖而卒)。还有人认为锦瑟是令狐家青衣名(宋刘歆《中山诗话》)。
喻诗说:何义门之友程湘衡有此说(详见王东溆《柳南随笔》卷三)。近代学者钱猛烈锺书颇是其说,并认为自己亦有此见。理由是,此诗冠于诗集之首;锦瑟、玉琴自来即可喻诗,并旁征博引地引了许多证据(见《谈艺录》)。博学的钱先生曾把古籍中有关《锦瑟》的解释作了极为详尽的搜集,并一一加以评说。
尽管已有如此众多的解说,但情况仍如冯浩所云:“解者纷纷,迄不得其真相。”究其原因,许多释者多无审视标准,亦乏可靠证据,未就诗的文本内涵提取真义,而仅凭主观臆测先定下一个概念,然后再牵强附会地把各句内容纳于框架之内。另一方面则捕风捉影不顾事实真相、生硬地对各句加以解释。结果自然南辕北辙文不对题,正如钱先生的评语所说:“蛮牵强附”,“圆梦、解谶”,“心思愈曲、胆量愈粗、说见愈卑”。
今之论者有的认为,此诗可以不顾其义,只赏其情。洋洋洒洒、让幻想飞腾,下笔千言、言不及“义”。但须知,诗是用文字写的,不类音乐、绘画,不讲意义,何以言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令人费解。
要真正读解此诗,势必另辟蹊径,摆脱传统解释窠臼,应用新的诗歌理论作为审视标准,然后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接近真义的解答。一种新的诗歌理论认为:
“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联想、想象,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在这种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比喻。比喻的目的是经验与经验的互相印证。
“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像印子打在纸上一样地清楚。”
“形象思维的方法,是诗、也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
——艾青《诗论·形象思维和艺术魅力》
据此理论来审视此诗,呈现在我们面前和心里的意象和意境,都不是抽象的概念,一些飘忽的、难以捉摸的东西,而是庄生、蝶梦、杜鹃、明珠、蓝玉……等由思维活动所联想到的具体东西,亦是生活经验的复合,在这些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喻。
另外,一首诗的主旨,应是作品客观内涵的自白,而不是释者主观臆测的外加。本诗虽以锦瑟命题,但其内容并不是歌唱锦瑟的咏物诗,亦非听曲诗,而是作者因见锦瑟有五十弦从而联想到人生的五十年岁月。五十弦可以弹出不同的曲调,五十年的人生岁月亦有着离合悲欢、喜怒哀乐的不同经验和感受。首联即已明白地指出这一相似点,也就点出了主题“思华年”。接着的中联四句,顺理成章、合乎逻辑地列出华年生活的几种具体内容。不过这里诗人没有抽象地谈述几种感受,而是运用形象思维和联想、比喻,把这些感受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此诗虽是诗人四十七岁时所作,已经年近五十,诗中用成数概括,也不为谬。下面再分别细读。
庄生句 在回首往事时,诗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梦也似的人生。梦是现实生活的记忆在睡眠状态的下意识里产生的幻觉。它饱濡着人生的各种感情,有欢乐悲伤、惊险离奇的遭遇,有时还可得到满足幻想的安慰。诗人一生中不知有多少独宿孤眠的夜晚,也不知有过多少的梦。在他的诗作中很容易就可找出几十句吟梦的诗句:“梦为远别啼难唤”,“远书归梦两悠悠”,“锦瑟惊弦破梦频”,“梦好更寻难”……也有几处提到庄梦或蝶梦:“枕寒庄蝶去”,“怜我秋斋梦蝴蝶”。庄梦有时指一般的梦,有时又有特指意义。本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有特殊的涵义。典故说庄子不仅梦化为蝴蝶,而且在梦中知道自己是“栩栩然蝶也”,及到醒来又发现自己是“蘧蘧然周也”,于是产生了对人生的迷惑:自己到底是蝶还是周?诗人引用此典时,只是想比喻自己对自己一生中的遭遇也感到迷惑不解这一相似点而已。但值得称赞的是,在这个七字句中,诗人巧妙地用了“晓”和“迷”二字就画龙点睛地把蝶梦的全部内容和困惑的理念都鲜明地突出了,真是神来之笔。
望帝句 诗人居蜀数载,“思华年”自然会想到蜀。在蜀地春天的郊原上,随时都可听到杜鹃(亦名杜字)的啼叫,啼时其声清脆悠长,而且累叫不息,很易使人烦厌,引起羁人客宦的旅思乡愁。所以古诗词中曾有不少的吟唱:“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杜宇声声不忍闻”(同上),“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皇甫松)。蜀人还有个动人的神话,认为此鸟是国破家亡的蜀帝杜宇(又名望帝)之魂所化。用此句来暗喻在蜀时的一段生活,真是再好没有的了。在琢磨字句时诗人也别具匠心,不仅意美情深,而且对字工稳,尤其两个动词“托”和“迷”的属对,真令人叫绝。
沧海句 这句表层的意义是一幅孤独凄凉的海上夜景。而隐含的暗示则是指诗人在“桂管”时期的一段生活。因为诗人宦游的萍踪轨迹大都在内陆大地上,惟有在桂(广西)时才有可能见到海和月明之夜的海景。另外,为什么不说“珠是泪”或“珠似泪”而说“珠有泪”呢?这是因为“有”字才能包括“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内涵,即是说海上月明的蚌珠中还带有鲛人的血泪,这样才更富有凄凉悲壮的感情色彩。
蓝田句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这本是戴叔伦喻诗家之境的一句成语。而诗人借用此语却别有用心。据《长安志》记载:“蓝田,县名,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多玉,亦名玉山。”就地理位置而言,蓝田在长安附近,正好代表长安。诗人一生中在长安居住的时间颇多,在这里有过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欢乐,在这里当过秘书省正字和太学博士,在这里曾有许多同年、同僚、朋友、上司以及许多难忘的往事,“思华年”哪能不想到长安?在诗中也曾咏过“京华他日梦”,“我时憔悴在书阁”。另一方面,诗人在京仅在秘书省任过闲职,在仕途的遭遇不免有些怀才不遇和失意之感。蓝田玉也是埋藏在地下,因此“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正好用来比喻此情此感。“日”可指皇帝,如“霄汉常悬捧日心”(钱起),“总谓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因此“蓝田日暖”可以理解为在皇帝身边,或在京城温暖的日子里,全句之意即是:自己在京城皇帝身边(或温暖的日子里),就好像埋在地下的香玉,产生了烟雾般的困惑。“我时憔悴在书阁”正是此句的注脚。还有诗人在《偶成转咏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中说的“蓝山宝肆不可人,玉中仍是青琅歼(似玉之珠)”,亦是以玉比人,只是含义不同而已,也可作为旁证。这一隐喻的言外之意,看来也不是很难理解的。惜一般释者多只注意到“玉生烟”之意,而忽略了“蓝田”的暗示意义,以致众说纷纭而无一语中的,恐怕是诗人始料所不及的吧。
尾联以“此情”总结上述情怀,意义比较明显,即是说以上这些华年中的遭际与情思,就让它们留在心里作为今后永远的回忆吧,只是身处当时,自己一切都只感到迷惘和困惑。现在再回顾全诗:首联引起主题,中联四句承上阐述,尾联作结。实是一首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情文并茂、对仗工稳的精彩抒情诗,也是二篇精简的回忆录和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
从写作技巧上看,全诗是一个复喻,中联四句则是分喻,又都是从实际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几种感受,再用形象思维和联想把它们转化成喻体,使本体的意蕴隐寓在其中,从而构成本诗的精华部分。要是没有这四个珠联璧合、字字珠玑、用美和情写成的、既是佳句又是佳联的句子,本诗肯定不能成为千古绝唱的。又四句都把典、景、情熔为一炉,共有四种时景:晓、春、夜、昼;四种心情:迷、愁、哀、惘;四个不同地域:泛指、蜀、桂、京,四个典故:庄生梦蝶、望帝化鹃、鲛人泣泪、蓝玉生烟。诗人在此回思往事,而且把读者也引入到一个浮游于尘俗世界之上的、令人沁魂荡魄的审美境界,与晓梦里的庄生俱迷,与春日里的望帝之魂同悲,与月明之夜的鲛人共泣,与暖日下的蓝玉齐潆,一时忘却自己,忘却古今,而获得一种至高的艺术享受,甚至连未读懂此诗之人也感到它美,感到它的艺术魅力。当然这四句诗,又必须在上下文的语境里、在“思华年”的前提笼照下,才被赋予深层的言外之意。如果斩头截尾单独地来阅读,虽亦有些文字和意象之美,但意境和情味却显然大不相同了。“沧海”对“蓝田”虽有微疵,但因蓝田非用不可而又无适当地名可对,故姑任之,所谓白璧微瑕也。
商隐的一生虽然仕途失意,身世坎坷,在诗中有时不免流露一些凄凉孤独、岁月蹉跎之感,如“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然亦止此而已,并不完全是个悲观主义者。相反,由于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影响,却能悲而不怨,哀而不伤,是一个乐天知命的达人君子,寓情于诗酒,寄兴于自然。他吟咏花木虫禽的诗在诗集中占有很大分量,可算得十分悠闲潇洒,自得其乐。试听他的歌唱:“漫道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手种悲陈事,心期玩物华”,“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即就《锦瑟》这篇代表作而言,读者所得到的总印象亦不是悲伤而是美。所以李商隐真不愧是晚唐诗坛上一颗光华四射的大明星。
关于此诗的英文翻译参见拙文《亦谈李商隐(锦瑟)一诗的翻译》(载《四川翻译》创刊号,198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