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来函照登

作者:张正忠等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来信,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获益匪浅。但因无法一一回信,谨在这里表示我们的谢意和歉意。本期选发三封有代表性的来信,供广大读者交流。我们将收集大家来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一次问卷调查,请予关注。
  ——编者
  
  第 一 封
  
  二○○四年各期的《名作欣赏》陆续摆上我的案头。迎接我目光的是一张张清新的面孔,异常淡雅的封面设计、通册大量的名篇佳作与妙赏……我爱《名作欣赏》杂志。我订阅《名作欣赏》是从总第十五期(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开始的,当时我发现这本杂志后,和今天一样的惊喜,马上去订阅。至今不觉已二十年有余了,每一本都被珍藏着,尽管我搬了几次家,一本也不曾遗失,按年份整整齐齐一叠叠放在书橱里。我是一个搞美术的文学爱好者。近年很忙,没有以前读得那么仔细,但还是每年整年订阅。尤其很关心它的命运和方向。近年来高雅文学阵地沦丧,《名作欣赏》却绿洲一块,我为之暗喜。去年改版,我向解主编提了许多建议,解主编亲自回信鼓励并刊登、采纳。《名作欣赏》的兴旺,是编辑部老师们辛勤耕耘的结果。如果它兴旺,我们这些爱它的人就感到高兴;万一守不住,我们将十分伤感。杂志兴衰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好杂志衰败就好似一个人生了病,说明其很多方面遇到麻烦。但如果只是由于某一决策失误造成的,那就有些冤枉。
  我常思考:《名作欣赏》好在哪里?我为什么喜欢上《名作欣赏》?
  首先,是它的经典性。它以名作为基础,谈的是公认的古今中外好作品,具有永久的保存价值。
  第二,是它的指导性。它精选名篇佳作,请长于赏析之道的高手撰文,告诉读者如何去欣赏这些高雅精美的文学作品,分析它的美之所在,使名作走近大众。当今青年对名作敬而远之,名作备受冷落。这个杂志便是最好的桥梁。它能使名作更加焕发它的光芒,尤其是这种欣赏是建立在严肃的学术基础上、又不是纯学术的冷调论证,而是一种如坐春风,如饮美酒的精神远游,通过品味,使人从中受益。
  第三,是它的实用性。即使藏书较多的读者,也不可能把大多数名篇佳作备齐,而《名作欣赏》所附的作品原文,提供了大量阅读和保存的资料,这些名作,绝大部分读者家中所无,甚至闻所末闻,而这本杂志上有了,使读者一卷在手,即可坐拥书城。这种附原文的做法,只有《名作欣赏》独家所创。
  第四,是它的平和性。这本杂志只告诉读者,名作的美的奥秘在哪里,当然也点出它的瑕疵,而不是搞文学批评。不搞否定名作的偏激之举。曾经有一次载文否定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招来争鸣。争鸣虽是好事,但有失这本杂志的特色和风度。此等事应让《文学评论》之类的杂志去搞。偏离中和之美,就会损害《名作欣赏》的固有形象。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有代表性,但这些话是我的真心话,作为一个爱护它的老读者,应该讲出来,或许对杂志之兴旺会有所裨益。
  开放的社会,更新观念,这是重要的。但守住底线,保持特色,则更为重要。
  希望《名作欣赏》的决策者始终保持刊物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不随波逐流,失去其固有优点而变得平庸或者混同于一般文学或文学评论杂志。希望《名作欣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挺住,永远做高雅文学的中流砥柱,永远守望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张正忠 一月十九日于江苏海门
  
  
  第 二 封
  
编辑先生:
  您好!本人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订阅贵刊已多年。承蒙你们偏爱,我曾在贵刊二○○二年和二○○三年都发过稿子。贵刊不重名气、一视同仁的用稿标准,让人敬佩。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第八期出现了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同刊竞技”的场面,这在全国著名的核心期刊中可能是罕见的。而这正是我锺爱贵刊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能否在每期刊用几篇除文学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作品的赏析文章,使“名作欣赏”的面更广一些,内容也更丰富一些?
  2.在“佳作邀赏”的同题赏析文中能否规定一下字数,把有限的版面留给更多的作者?
  3.稿件处理能否更快一些,能否及时通知作者?
  寄上两篇拙稿,请查收。其中一篇是电影赏析,该片获去年金鸡奖。另一篇小说赏析(另附小说原作)。
  另外,过去我都是用文字稿邮寄的,今天同时用电子邮件(稿件请见附件)寄出,收到后请以电子邮件回复,以释我念。谢谢!
  洪 流 二月十五日于浙江平湖
  
  
  第 三 封
  
主编先生:
  您好!
  我是《名作欣赏》的忠实读者。这些年来,对她的喜爱更是有增无减。我阅渎贵刊,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购阅,一是借阅。因为刚大学毕业,经济尚未独立,购阅较少,借阅为多。但无论如何,因其坚守高品位、高风格、高质量,我是几乎期期必读。
  在阅读中思考与发现是最快乐的。很感激《名作欣赏》给我的精神食粮。也许正是出于此故,我才觉得她应更丰盛、更完美。斗胆提笔,即是想畅所欲言,说点浅薄之见:
  一、贵刊曾表示:“本刊决不以身分、职称和学位取文”,我有异议,且早已有之。随便抽样发现,能在贵刊登台亮相的人物多是头衔显赫非同一般的,以2003年1期为例,发表文章16篇,作者14人(何希凡、吴宏凯各二篇),据我粗略统计,硕士生1人,占7.1%;博士生6人,占42.8%;讲师2人,占14.2%;副教授、教授4人,占28.6%;高级编辑1人,占7.1%,(若既文学博士又教授者,以后者计)。从中不难看出,作者中还是以博士、教授一类高学位、高职称者多。其它各期,也莫不如此。而一般读者、大学生、中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等等,似乎少之又少,不知何故?
  二、贵刊在介绍作者时,皆在括号内标明身份、职称、学位,而他们的名位,使我等普通读者大有不可高攀之感,仿佛只有学院派的硕士、博士、教授才可以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出于“嫉妒”,我建议把介绍置于篇末,或者干脆取消,要不只附上通联地址。像何希凡先生的文章既深刻、又到位,引发共鸣,而要与其实现“情感交流”还得自己去找邮编地址。
  三、贵刊的读者群,我以为是大的,这虽远不及《知音》《家庭》一类通俗刊物,但在文学类、社科期刊里应占有重要位置的。因此,我觉得可以增设“读者回音”等栏目,在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读者参与,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像《当代》《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就做得比较好。
  愿《名作欣赏》成为读者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杨海亮 三月十八日于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