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假如鲁侍萍不撕支票……

作者:方春水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的《雷雨》第四幕,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虚伪狡诈的周朴园以“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为条件,答应让鲁侍萍看一眼她的亲生儿子周萍时,周朴园签好了一张五千块的支票要给鲁侍萍,并说:“算是弥补我的一点罪过。”鲁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拒绝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能算得清的。”对于这个细节,无论是教参书中的分析鉴赏,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结论:此时此刻,鲁侍 萍撕碎支票是符合人物性格,顺应情节发展的必然结局。除此而外,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第二种结果,否则鲁侍萍就不是鲁侍萍了。
  笔者不禁要问:真是这样吗?鲁侍萍此时不撕支票可以吗?人物性格只有如此严密的发展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吗?同样,我们还可以提出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如果不在除夕夜死去;丁西林《三块钱国币》中的大学生杨长雄在与吴太太进行激烈冲突时,如果不将花瓶打碎;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如果始终没有跳江自杀。这样的结局可以吗?可能吗?这样的结局,人物形象就一定比原来逊色吗?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就一定减弱了吗?笔者认为,生活的实际并不完全如有些作品所表现的按照一定的逻辑单向发展,文学作品也并不是仅可以或者仅应该遵循惟一原则。可以肯定地说:不同的作家写同一题材,甚至同一故事,其结局也不完全相同;而不同结局的作品却都有可能成为艺术杰作。
  笔者在讲授《雷雨》时,就曾引导学生讨论过鲁侍萍撕支票这一样细节,并让学生试想各种各样的情形,结果同学们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比如,有的同学设想鲁侍萍以完全蔑视的态度,看也不看这张支票,并说:“你想错了,休想让它玷污我的手。”也有的同学说,可以让鲁侍萍平静地接过支票,并平静地放在桌子上,表示历经苦难的她对周朴园这样的举动已不会有太大的震动。我无意拿学生设计的结果跟原作作比较,也没这个必要,我不过是想说明,文艺创作虽然有它内在的规律,但却绝对没有自然科学中那种严密的公式定理,作者有权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评判和解释,但读者却未必一定要把它当做惟一的评判标准。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一味的遵循所谓必然的逻辑结果,必然产生程式化的作品。读者只要了解了作品的开头,马上就能预见主人公的命运结局。现在许多电视剧还是这样的作品:剧中许多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观众常常有准确的预料,能说这样的作品是艺术杰作吗?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即使性格十分鲜明的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也会做出异于甚至有违自己秉性的举动,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且旨在反映生活,又怎能有必然的结局?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们已经在语文课上教给了学生太多的模式:写自己坐公共汽车就必须写给人让座;写自己跟同学打架,就必须写自己无论有多少理由也是错的;读屈原的诗你只能力求读出爱国主义味;分析《群英会蒋干中计》你只能对作者安排的周瑜的五次笑佩服得五体投地。语文教学的程式化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使学生在文学鉴赏中形成一种定势思维,从而产生了一种惯性错觉。事实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是多面的,文学鉴赏也应该是见仁见智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不应固守一家之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实现教师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