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发现——呈现——表现
作者:伊 甸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诗人不是上帝,他无权支配万物。世界不是诗人手中的道具,任其随心所欲地摆弄。世界真实地存在着,充满奥秘,与人的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呼应。诗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这种呼应。所谓大诗人,便是发现万物最深层奥秘的诗人,把发现的奥秘最真实生动呈现出来的诗人。呈现的同时,呼应渐趋明亮,诗人的精神便通过物的呈现得以表现。至此,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便放出光芒,照亮诗歌,同时照亮诗人和事物本身。
假若诗人不是与万物达成这样平等的交流,而硬把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给客体,企图像上帝一样凌驾于世界之上,世界便在诗人的笔下消失了,诗失去了站立起来的根基。
奥地利大诗人勒内·玛丽亚·里尔克的短诗以“客观的忠实描写”著称。让我们来鉴赏他的《西班牙舞女》:
像掌心中一根火柴,白白的,
在燃起火焰之前;然后向四方
吐出抽动的舌头,在面前的
观众圈里,急促、明亮、热烈地
抽动着,展示出娴熟的舞姿。
她突然变成了一团火,千真万确。
用目光,她将自己的头发点着,
大胆而熟练地猛然旋动浑身的
衣裙,化作熊熊燃烧的烈焰一片,
从烈焰中窜出一条条响尾蛇,
那是她伸展的赤裸手臂,打着响板。
随后,仿佛她嫌火焰太微弱,
便将它聚集拢来,威严而高傲地
一挥手,将它掷到在地上;
瞧,它躺在那儿,不肯屈服,
仍一个劲儿地燃烧,像发了狂。
可她呢,胜利地,信心十足地,
甜蜜而媚人地扬起她的脸庞,
伸出娇小而结实的脚,将火踏灭。
(杨武能译)
里尔克的诗深受罗丹的雕塑、塞尚的绘画、马拉美和瓦雷里的象征主义诗风的启发,他以博大和谦卑的心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创造自己的风格,天下独步地开拓出崭新的艺术境界,成为世界诗歌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师。这首写于里尔克成熟时期的诗,抛弃了早期诗歌那种过于浪漫主义的喟叹和呼喊,转而注重客观的印象和气氛,表达自身真实的感受。诗中的舞女不再是诗人用来宣泄个人情怀的道具,而是生动具体的真实存在。诗人在对舞女的描绘中,自然而然地融进了自己内心的激情,达到了自我和对象的同一化。这里的创作原则,已不再是现实主义所要求的描写的真实——对象的真实,也不是浪漫主义所要求的情感的真实——主体的真实,而是把主体和对象结合起来的感受的真实。发现、呈现、表现在这里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诗人与客体的结合到达了天衣无缝的境界。
塞尚曾说:“对于画家来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呀,心理呀,它们仍会藏在里面,因画家不是没有头脑的蠢汉。”里尔克的诗同样如此。《西班牙舞女》的色彩不仅鲜明夺目,而且跳跃、变幻,我们甚至能够听到这种色彩的声响,感到这种色彩的炽热。这里,形体的扭曲变形,色彩的变幻夸张,都是为了揭示事物更深层的奥秘,或者说事物的本质,即西班牙舞女在舞蹈中所表现的蓬勃、顽强、燃烧般的激情和生命力;同时也是为了表现诗人观看西班牙舞女跳舞时的内心感受。这瞬间的感受当中,无意识地蕴含着诗人以前的生命体验,对世界和人生的全部理解,而这一切是藏在色彩和形体中的,不着痕迹,若有若无,读者难以用理性去一一辨析,而只能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和感悟。
这首诗里,诗人的精神已与西班牙舞女融为一体。西班牙舞女的“燃烧”状态和品格通过诗得以生动地呈现,而我们透过火焰,看到诗人里尔克也在其中燃烧,并且点燃我们——内心蕴藏激情的读者。
诗人与万物的交流需要一种悟性,才有可能在平凡之物、庸常之现象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充满意味的世界。诗人与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交流,在诗的发现、呈现、表现的同步进行中,得以完满地实现。如此,诗人便创造出客体与我、精神与形象浑然同一的艺术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诗人自身也得以结实地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