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作者:王力坚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晏殊第七子。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推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与乃父齐名,人称“小晏”。存词二百六十首,集名《小山词》。其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情意真切而语言婉丽,多带伤感情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此评语颇为中肯。这首《临江仙》便能充分体现其词的主要特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二句互文见义,其意为梦后酒醒倍觉孤凄冷寂。小晏没有直接抒情,但是“楼台高锁”、“帘幕低垂”的景象,已十分形象地渲染了一种颇为孤凄冷寂的氛围。庾信《荡子赋》有云:“况复空床起怨,倡妇生离。纱窗独掩,罗帐长垂。”也正是以“纱窗独掩,罗帐长垂”的景象,来描写孤凄冷寂的环境气氛。不同的是小晏在此突出“梦后”、“酒醒”,以起到强调、对比的作用。酒与梦往往是人们要排解内心愁苦的“麻醉剂”,然而,酒醒梦后愁苦更甚。小晏的父亲晏殊就曾说:“一场愁梦酒醒时。”(《踏莎行·小径红稀》)小晏自己更常常说道:“强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风入松》)“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临江仙》)“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蝶恋花》)都是在酒醒梦后更突出了孤凄冷寂的处境。可见,这首《临江仙》首二句在交代愁苦的起因之时也重重渲染了愁苦的气氛。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去年”句为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承上阐明愁苦的具体原因——去年春天离别的日子又来临了;启下则以一个令人黯然销魂的画面,来刻画主人公在这个令人黯然销魂的纪念日的表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个画面的气氛跟首二句是一脉相承的,“落花”、“微雨”无疑是凄冷气氛的进一步渲染;而“燕双飞”的对比,更强化了“人独立”的孤寂。谭献《谭评词辨》卷一评这二句词为:“名句千古,不能有二。”然而,这“不能有二”的名句,偏偏是小晏摘自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诗。小晏能融会别人的诗句入词而受到后人的激赏,除了其巧夺天工的艺术表现力之外,更因这二句既是暮春的物境,也恰似小晏的心境,而且跟小晏当时的处境配合得天衣无缝。因此才能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小晏词本来就常用“燕双飞”的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情怀,诸如:“别来双燕又西飞,无端不寄相思字。”(《踏莎行》)“可怜蝴蝶易分飞,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虞美人》)“眠思梦想,不如双燕,得到兰房。”(《喜团圆》)这些飞燕意象显然是寓喻了情思的主体——一对相恋的有情人;突出燕子双飞,即是为了反衬离别相思的孤独愁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种“燕双飞”的意象,是小晏得到乃父之家传,晏殊词作中就甚多此类意象,诸如:“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蝶恋花》)“时时海燕双飞去”(《踏莎行》),“穿帘海燕双飞去”(《蝶恋花》),“双燕欲归飞”(《少年游》),“双燕归飞绕画堂”(《燕归梁》,“画梁双燕飞”(《阮郎归》)。由此可说,飞燕意象于小晏本来就是“心有灵犀”,其摘取翁宏的诗句不过是“一点通”的表现而已。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过片开端便以“记得”二字领起对往事的回忆。上片说“去年春恨”,却没有说明别离者为何人,过片首句才点出是“小苹”。小晏《小山词跋》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由此可知,晏几道这首《临江仙》是为怀念歌女小苹所作1。小晏在此强调“初见”,究其缘由,大致为二:一是表明二人一见钟情;二是对有情人来说,第一印象往往尤为深刻。“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就是小苹给小晏留下的深刻印象。杨慎《词品》卷二云:“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又与此别。”欧阳修的《好女儿令》则云:“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可见当时小苹所穿的,是绣着重叠篆字心形花纹图案的罗衣。“两重心字”隐然表明小晏与小苹心心相印的情意。王粲《七哀诗》有“丝桐感人情”之说,即乐器演奏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小晏词的“琵琶弦上说相思”,便表明小苹借助琵琶演奏倾诉爱意,当然也是小晏与小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般的感情交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明月当空,彩云归去。乍一看是颇为清雅的意境。然细细品味,却可感觉到颇为复杂的意蕴。一般人都认为“彩云”是比喻小苹。彩云无疑是美好的意象,小晏《御街行》词曾说:“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表明宁爱彩云,不爱浮名。从中也可见小晏不慕功名、流连歌酒、儿女情长、多愁善感的为人与性格。因此这二句当是小晏用以描绘当年歌宴散后、小苹离去的情景。彩云的归去,不仅意味着气氛由歌舞宴席的欢乐热闹将转为曲终人散的清冷寂寞,更意味着作者与小苹相聚共欢时光的消逝,而转为天各一方的离别相思的煎熬。其意正如李白《宫中行乐词》所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以及张先《菊花新》所云:“长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白居易《简简吟》曾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小晏词的彩云意象,也不免有“易散难聚”的遗憾寓意。而且,相对易散的彩云来说,明月却是千古常驻的。因此“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又似乎隐含着“如今明月仍在,彩云却无觅处”之意。小晏在《采桑子》中所说的“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正是此意。由此也照应了该词首句所蕴涵的梦后酒醒倍觉孤凄冷寂的寓意,使全词的感情抒发与气氛营造得到贯穿始终且前后呼应的表现。
  1张宗《词林纪事》卷六云:“此词当是追忆苹云而作。”似将苹云当做一人。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第13页,在该词“解题”引《小山词跋》中亦断句为“莲鸿、苹云”。此解恐非。查《小山词》另有涉及“小云”及“小莲”、“小鸿”的词作,如:“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虞美人》)“凭谁寄小莲。”(《破阵子》)“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虞美人》)。故此,莲、鸿、苹、云当为四人。明人毛晋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小山词跋》)则也表明了小晏的填词生涯与莲、鸿、苹、云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