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不愿栽树 只想乘凉

作者:郭成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韩东的诗歌《山民》,篇幅不长,再加上散文化的风格,口语化的语言,应该说不难理解。然而,我参考网上的教案时,发现很多人依然歪解了它。有一些老师从诗中的“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愚公移山”,认为诗人所写的“山民”也会像“愚公”一样,世代为继,直至走出群山;甚至有人联系本诗的写作时间一九八二年,说《山民》是诗人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将要“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断言。这种解释听起来很动听,但是,经不起和作品的对照。
  叙述性的诗歌《山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叙述情节的,它的叙述情节可以整理为:山民问他的父亲,山的那边是什么。他的父亲告诉他,是山,山的那边还是山。于是“山民”感觉“山第一次使他感到疲倦”。“山民”也知道遥远的地方有大海,但是他想“自己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他接着想,要是带上老婆,那么自己死了,老婆生的儿子就可以继续走,儿子还有儿子,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这种思路引导我们往下想:如果“山民”继续想下去的话,他会想到,终有一天,他的后代会走出群山。在这里,很多读者的思路会进入《愚公移山》的习惯思维轨道。然而,韩东并没有按照“愚公移山”的思路走下去,韩东让他的“山民”就此刹住。诗人写道:“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很疲倦”。在韩东的笔下,“山民”并不是一个像愚公那样勤奋有耐力的人,他甚至是一个大懒虫——他只是因为想“儿子的儿子还会有儿子”,就觉得“很疲倦”。你想,你能指望这样一个“想一想”都觉得疲倦的人去“做”艰苦的长途跋涉吗?所以,这个“山民”和愚公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大的不一样还在后边。
  既然想去看“遥远的大海”,又很懒,“山民”怎么办?韩东这样写:“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山民”把责任归结到自己的祖先头上了。而他呢?也并不想为实现看大海的愿望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希望的是他的祖先像他那样想,然后做,那么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看到大海了。我们看,这个“山民”不仅仅是一个懒惰的人,他还是一个“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的自私的人!
  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和山民一样处身于群山之中的山民祖先,也一定会像“山民”一样想走出群山看到大海(大海在诗中应该是象征一种梦想),甚至也会像“山民”一样想到要带上老婆,甚至也会像“山民”一样想到“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但是,可悲的是,山民的祖先同样会像“山民”一样懒惰而自私!这也正是“山民”的祖先并没有看到大海的惟一的合理解释。
  这就是“山民”的悲剧所在,大家都是精明懒惰到“只想乘凉,不想栽树”,所以,只能是大家都永远不能乘凉,因为没有人栽树。也许韩东的《山民》所讲的哲理是:如果不放弃懒惰和自私,世世代代渴望走出大山的山民是永远也不可能走出大山的。
  这样的解释会过于灰暗。然而,川端康成说过:“愤懑出诗人”。诗人往往是生活在痛苦中的,尤其在中国,幸福而又有成就的诗人很少。从反映论的观点来说,这种“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的自私而又懒惰的“精明人”在中国也并不是少数。
  这样的解释也许会显得诗人缺少了远见,没有看到多少年之后的中国会“走出封闭,走向世界”,但是,我们知道,诗人不是预言家,他不可能也不希望自己永远正确。相反诗人往往是偏激的,甚至是偏颇的,然而正是这种偏激才能使诗人激情彭湃,永葆活力,才能使诗人在某一方面有着比常人更清醒深刻的认识。
  其实,真实的往往并不是最完美的。而完美的则必然是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