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从《曼曼》看奈保尔的短篇小说艺术
作者:罗小云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二00一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特立尼达的英国籍作家维·苏·奈保尔不仅以长篇小说巨匠的称号闻名,而且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也展现惊人的才华。对他的短篇小说《曼曼》(收于一九五九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中)稍加分析就足以领略其独特的技巧和大师的风范。奈保尔在此塑造了一个贫民基督的形象,以简洁的语言和情节表现了后殖民状态下人们的尴尬处境。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他以夸张手法描写的疯癫流浪汉将现代人的恶习一一展示,是对耶稣传奇经历的戏仿,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可体味其严肃的政治意义和后殖民意识。
奈保尔在《曼曼》中以其固有的后殖民主义写作手法刻画出一个“他者”的形象。奈保尔在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之初,以童年生活的见闻写出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塑造了许多像曼曼一样的人物,旨在真实地反映前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状况,唤起人们的关注。他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叙述曼曼的古怪行为时让人在开怀大笑之际不免对其可怜的处境深表同情。殖民主义是在十五世纪左右随着欧洲强国的兴起而出现的,到二十世纪初大部分的非洲、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都被殖民化。二次世界大战后,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非殖民化的进程才基本完成。然而殖民主义国家并未完全放弃对这些新兴国家的控制,它们以一种“新殖民主义”的方式继续行使着帝国的职权。如果说殖民主义者主要对被殖民国家进行军事占领和经济掠夺,那么新殖民主义则以经济垄断和文化霸权对它们进行干涉。奈保尔创作《米格尔大街》中的故事时,正值特立尼达从殖民地走向独立,但根本状况并无多大的好转。长期的殖民统治使人处于生活的绝境,所谓的疯癫就不足为奇了。奈保尔就是要揭示殖民统治的罪恶和影响。曼曼的疯癫主要在他从政的欲望、对英语的痴迷、与他人格格不入、极端的反抗形式等。每逢选举曼曼争当候选人,到处插上牌子,简洁地命令大家“投票”。曼曼是真疯还是假疯没有谁说得清楚,但语言却真的使他疯狂。他从不干活,只对写字着迷,整天将英语二十六个字母写得满街都是。曼曼与人疏离,可与狗亲近,在这方面奈保尔旨在说明曼曼残存的人性。最后那只狗也与他有一样的品性:“它从不与其他狗来往,若有哪条狗对它表示亲热或威胁,它便会蔑视地瞟上一眼,然后慢慢走开,头也不回。”人们对曼曼和他的狗都不理解,而曼曼也以某种极端方式进行反抗,如他在葡萄牙人咖啡馆的恶作剧。奈保尔将殖民地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特征集中反映在曼曼身上,这些也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
霸权话语下的身份问题是奈保尔最关心的。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被殖民者在外界的压力下为了生存,盲目模仿统治阶级的行为举止,崇尚西方的价值观,结果导致人格分裂、身份意识混乱。奈保尔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被殖民者的反抗策略必须从语言着手,要摆脱他者的地位就得掌握统治者的语言。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印度群岛的沃尔科特早就指出英国语言是导致加勒比海地区的苦难历史的原因之一。曼曼对英语的痴迷凸显了他的身份问题。对曼曼的疯狂举止,奈保尔主要从后殖民环境和霸权话语的影响进行分析,究其根源。奈保尔从小发奋读书、在学业上总名列前茅,终于成为能熟练操持英语的大师。在这同时他也保持清醒的头脑,直言道:“英语属于我,但英国传统则不然。”后殖民批评话语中讨论最多的术语就是“模仿”,因为它揭示了第三世界的各色人等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人格分裂的过程。在后殖民主义批评家霍米·巴巴看来殖民地人们的模仿行为是对更为驯服、更少威胁的身份的向往,是一种改造过的、可辨认的“他者”。奈保尔笔下的曼曼就是典型的模仿者,他像耶稣一样也有着可疑的身世。不管是《圣经》中的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都无任何确凿证据说明耶稣的父亲是谁,上帝也只好劝阻约瑟别与未婚先孕的玛利亚解除婚约,说“她是由圣灵怀了孕”(马太福音1:20)。而在米格尔大街土生土长的人们都不知曼曼的来历,对他身世有种种猜测。在英国社会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口音就可大致判断其出身的贵贱和受教育的程度。曼曼尽管出身和成长都在这边远的殖民地岛国,却如同上流社会的绅士,讲起话来居然带着纯正的英国口音。只是在讲话时不注重语法,这使得大家认为他可能带有高贵的血统成分,由于早年被人遗弃,未能受多少教育。
曼曼在孤独和无奈中转向宗教。奈保尔干脆将曼曼刻画成直接受到上帝启示的基督式人物,以嘲讽的口吻揭示殖民者带来的宗教影响。由于意外事故曼曼的狗被人碾死,从而割断他与世人的联系,于是便转向上帝。有一天当曼曼洗完澡后,他宣布看见了上帝。奈保尔在此讥讽道:“在西班牙港和特里尼达看见上帝是常有的事。”(第38页)他还调侃地讲,既然上帝在此,见到他毫不奇怪,并列举许多人的类似经历。从此曼曼的纯正英国口音有了适当的用途:布道。此时他在语言方面的优点显露出来,给人一种耶稣再生的错觉。既然成了圣人就可畅所欲言,奈保尔于是借曼曼之口对特里尼达的状况加以批评。上帝展示在曼曼面前的是一番恐怖的景象:丈夫吃妻子,妻子吃丈夫;父亲吃儿子,母亲吃女儿。这就是那些政客们口口声声说的什么“让本岛自给自足”(第39页)。
对耶稣的戏仿旨在揭露群体意识的愚昧和宗教的虚伪。没过多久曼曼又宣称他是新救世主,并定好上十字架的日期。针对曼曼借上帝之名的疯狂举止,其他人既感到疑惑又感到骄傲,毕竟在前殖民地的恶劣环境中人们真的需要一位自己的救世主。奈保尔在对人们的愚昧无知进行批评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环境改变的向往,耶稣说过,“不愿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7)。曼曼照章行事,自己背起十字架走到蓝池子,让人把自己绑在上面,并鼓励大家向他投掷石块。看见大家犹豫不决,他甚至在上帝面前求情:“上帝,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第41页)曼曼最后发现自己所得到的只是痛苦和嘲弄,深感失望,他只好放弃,甚至威胁人们:“快点让我下来。我要找那个朝我扔石头的狗杂种算账。”最妙的是当他不能忍受疼痛,想从十字架上下来时,人们却用更大的石块砸他,连妇女孩子都齐心合力,真的想将他变成殉难者。他自己也猛然醒悟,发现大家的意图,为了活命不得不宣布:“别做蠢事了……这个狗屁玩笑该结束了。”(第41页)一直充当局外人的警察们在闹剧结束时将曼曼永远监禁了起来。
用第一人称进行的描述使人觉得亲临其境,在奈保尔以后的许多小说中也采取了相同的方法。他在创作中始终注意观察帝国文化和殖民主义的持续影响和被殖民者的身份危机。长期以来身为典型的边缘作家,奈保尔强调民族文化在与外界交流和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文学的方式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走的道路和它们与外部世界的对话策略。从短篇小说《曼曼》中可以看到,奈保尔将被殖民者的心态和弱点充分地暴露出来,使读者不由得深思为什么会产生曼曼这类小丑式人物,以及性格形成的根源。曼曼是长期殖民统治和强大外界压力下的畸形儿,在一定程度上与鲁迅笔下的阿Q极为相似。要尽力避免曼曼一类的人生悲剧也许便是奈保尔想传达给第三世界国家读者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