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新体验
作者:李安全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继承性学习等相对应的,其本质的特征在于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综合性的学科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础上,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是研究性学习深入推进的必然趋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或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语文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需要。
但是,也要看到,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统一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模式,尤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语文教师应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才是科学有效甚至高效的呢?这里我想结合实践谈谈我运用《名作欣赏》(尤其是其中的“语文讲堂”中的文章)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对同行有所启发,更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同行和方家的帮助。
一、指导学生阅读《名作欣赏》,从中寻觅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比如,在《项链》的教学中,我就将顾农等先生的九篇论文(参见《名作欣赏》20026;20032——说明:下面只注明年份和期号)复印给学生,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阅读了这九篇论文,不但对《项链》有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认识,还能够根据所读的文章来形成自己的理解。不少的同学由此对莫泊桑产生了兴趣,并选择了莫泊桑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二、指导学生阅读《名作欣赏》,从中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名作,现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同学们对这首诗歌非常感兴趣,但同学们手头的资料太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这首诗歌,我将《名作欣赏》上的七篇关于海子的论文介绍给学生(参见《名作欣赏》20024;20031;20034)。同学们不但比较准确地理解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蕴,还从中感受到了海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在学习穆旦《赞美》时,我将《肉体、心灵与玄思的交响》(李俏梅,20023)和《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李怡,20024)介绍给学生自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在教屠格涅夫《门槛》时,我将《〈门槛〉的象征意蕴质疑》(20023)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和比较。
三、指导学生研究《名作欣赏》,体会文学鉴赏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的鉴赏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怎样阅读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怎样的鉴赏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还有待于深入地研究。换句话说,文学作品教学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鉴赏文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阅读相关的鉴赏文章,从中揣摩鉴赏作品的方法,这应当是一种非常简便而且有效的形式。比如,在《项链》的教学中,我将《生命是多么变幻莫测啊——试用“微扰论”分析〈项链〉的主题》(20034)介绍给学生,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有关《项链》主题的一种观点,还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分析小说主题的一种方法。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将《金钱·爱情·人道》(李广仓,20024)介绍给学生课外阅读。
四、指导学生研究《名作欣赏》,揣摩“文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高中《语文》第四册“写作”训练中包括了“短评”(文艺短评、政治短评和思想短评等)和“戏剧短评”的训练。实质上,这两种文体都属于文学论文,只是篇幅短小而已。教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应当如何训练,不同的教师自然有不同的方法。我采用的是“范例导引式”作文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范例”来揣摩作文的技法,让学生由模仿借鉴到自由创作,让学生先学规矩,再破窠臼。《名作欣赏》上的论文大多是短小精悍的文学短论,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借鉴,比如《伤痕是那陈年的华丽》(许伯卿,20025)《朦胧歧解千古谜,变幻莫测通境情》(吴振华,20034)等。
五、指导学生阅读《名作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的散文,语言生动幽默,意蕴丰厚深刻,立意深刻新颖。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读〈伊索寓言〉》的艺术风格,我将《学者骂人尽谐谑》《幽默观的形象化表述》《说笑》(钱钟书,20023)等文章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余自学。在指导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把《琐碎中有无限烟波》(周先慎,20021-2)介绍给学生。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中国古典诗歌时,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唐诗之旅》《宋词之旅》(李元洛),写读书札记。这些做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