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鼾症不意引杀机 张飞梦中遇刺亡
作者:易俊杰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有资料表明,世界上有近一半的成年人在睡眠时打鼾。其中,男性比女性多12倍左右,老年人比年轻人多6~7倍,肥胖者较体型正常者多4~5倍。还有资料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对夫妇因丈夫睡眠时打鼾而离婚。早些年前,在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打鼾者协会,其宗旨是定期组织会员聚会,互相探讨交流抑制打鼾的心得,研究如何使妻子对打鼾不感到心烦等。在英国,也成立了一个打鼾和睡眠窒息者协会,它的一位会员还发表7一项“研究成果”,说他的鼾声高达90分贝,“和垃圾车与摇滚乐队相比,我只低了10分贝。”而他的太大由于15年来在这种鼾声的“轰鸣”下,右耳竟听觉失灵。德国,一名女3女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一直痛苦地忍受丈夫震耳欲聋的鼾声。有一天,她终于发疯了,用一颗子弹制止了丈夫的打鼾。
正常人睡眠中发出的轻微鼾声,大多因睡姿不当、枕头偏高、脖颈后仰或张口睡眠所引起。而有些打鼾者或因鼻腔中有较多的分泌物,空气通过时使之震动而发声,或因患有鼻炎、气管炎、鼻甲肥大、慢性咽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而引起呼吸道不畅。习惯打鼾的人,大多咽喉丰满,软腭肥厚,悬雍垂粗长,舌根肥大,舌头宽厚,致使咽喉狭窄;加上睡眠时肌肉松弛,呼吸时上呼吸道形成负压,软腭、舌根、咽下壁内移、腭帆及悬雍垂后坠,当呼出的气流冲击这些组纵使之互相碰撞而引起剧烈震动时就发出7鼾声。老年人则大多因肌肉松弛,且多有呼吸道疾病所致。
一般地说,人们在睡眠时会或多或少发出些轻微而自然的鼾声,此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介意。但如果每晚入睡后,即如张飞那样鼾声如雷,且常伴有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和睡眠中断,则要提防病态鼾症的可能。有的病人每小时憋气10次以上,每次至少持续10~20秒,患者为此常被憋醒或惊恐坐起,非常紧张和恐惧,似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医学上认为,如果夜间打鼾的响度超过60分贝,又伴有间歇性呼吸暂停30次以上,每次暂停时间超过20秒,即可确诊患了鼾症。
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5A5)。它不仅影响他人休息,也是自身健康的潜在危害。因为经常打鼾会造成“缺氧性呼吸”,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大脑严重缺氧,致使大脑功能蒙受损害,可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嗜睡等一系列症状。
鼾症的反复发作,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可造成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中风及睡眠中猝死。曾对4388名40~69岁的男性进行了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长期持续打鼾者,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病人数较偶尔打鼾者及无打鼾史者高3.4倍。
199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鼾症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鼾症是一种潜在性致死性疾病,它是睡眠中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有人调查发现,百岁老人中,没有一个是鼾症患者。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也显示,在造成工伤、交通事故的人群中,鼾症患者占30%~40%,居非自然伤害的原因之首。因此,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现鼾症时,决不可掉以轻心。
至于小孩子睡觉时打呼噜,也不是所谓的“阳刚之相”和“有福之相”的表现,同样是一种鼾症的病态反映。儿童打鼾,往往是由于颅面部先天性畸形(小颌,小下巴),扁桃体、增殖体肥大,鼻部病变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甲息肉样变等原因。如果长期打鼾,不仅会影响儿童躯体和大脑的发育,出现有特征性的增殖体面容,咬合不良,使鼻根下陷、鼻翼萎缩、嘴唇增厚、上门齿突出、面容呆滞,而且由于打鼾呼吸阻力的增加,还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等。故儿童鼾症亦不可轻视,应及早诊治。
鼾症的防治,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特点进行。轻度的鼾症,一般可调整睡眠姿势,改仰卧为侧卧,多可消除。睡眠时降低枕头的高度,避免仰卧曲颈位,以免舌根、悬雍垂后坠而使咽腔受压变窄,这对减轻鼾症也有一定的作用。肥胖常是引起鼾症的原因之一,故减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限制高糖高脂饮食以减轻体重,也是防治鼾症的办法之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选用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西比灵、乙酰水杨酸、尼莫地平等;中医则宜以益气活血、通络化瘀的治则,可选“桃红四物汤”辨证加减用药,对改善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至于手术治疗,只有去医院求助于大夫了。
(编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