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你怕陌生人吗?

作者:江 娟 张理义




  面对陌生人时手足无措,不能在众人的注视下工作,害怕接触领导……如今,社交焦虑症已经成为一部分青年朋友在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据不完全统计,该病在所有人群中的患病比例已高达10%左右,他们多数为青少年,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目前社交焦虑症已成为继抑郁症、强迫症之后的第三大心理障碍。
  刘某是一家银行的职员。在小刘读大三那年染上了疥疮,同学知道后都刻意回避他,害怕被传染。从此,他整日焦虑不安,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同学和老师。大学毕业后,小刘被分配到银行工作,他害怕见银行的同事、害怕见到客户,不敢去上班,整天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敢外出,不敢在公共场所讲话,有时连吃饭都不敢与家人坐在一起。由于他本人和家属都未重视此事,小刘的病情愈演愈烈,整日不肯去上班,不肯出门,难得外出时也要穿长袖衣服,戴头盔,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他自知这样做不合理,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异常痛苦。
  据解放军常州第102医院心理科李宁主任介绍,社交焦虑症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但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这些人通常是完美主义者或者年幼时受过某种挫折。这种社交焦虑症,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轻度的焦虑障碍可以采用自我疗法,中、重度患者用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逐渐恢复。
  首先,正确认识恐惧。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成分。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例如,人们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毒蛇猛兽都可能产生恐惧性回避反应。
  其次,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战胜情感。充分认识自己的行为和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并对这种原因进行分析。减少不正确的自我分析,不要因为某一缺点而轻易否定自己。要知道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
  再者,运用暴露疗法,知难而进。存在社交障碍的患者,大多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害怕受到别人的哄笑,常常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陷入“我害怕——所以我不做——因此我不行”的怪圈中。患者应该放下思想包袱,鼓励自己勇敢地面对,从一次次的小事做起。开始时,可以不必正视大家的目光,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做的事上,然后逐渐训练自己从容面对。一次次地锻炼,直到消除与人交往的紧张感、恐惧感。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上了社交焦虑症,请您尝试以上的自我疗法。如果两周后你感到症状仍不见好转,那就得去医院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制定一套合理的诊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