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我对养生的浅见
作者:黄 锐 黄文龙
老朽黄锐年八十三,业医,今心身健康,闾里皆知。特别是耳聪目明,步履轻快,不减当年。现被聘湖岭镇老年大学健康讲课。自编“养生论”教材约9000多字,课后学员反应良好,获益匪浅。其内容遵循《内经》摄生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平生临床心得和采访民间寿星实践经验等,总结归纳为十二个字之养生要领。即“平心态、节饮
食、调动静、择住处”。今将分论如下,以为同道参考。
平心态
我认为心理主宰一切,统帅一切,只可平衡顺其自然,才能健康成长。它是大脑生命中枢,若受意外刺激,急剧改变,心态不平衡。非但疾病蜂起,甚至危及生命。
七情刺激 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皆有之情感。历史记载唐朝程咬金,目睹薛家三兴三败,在祭薛家铁丘坟时笑死,哭死程铁牛。三国时孔明三气周瑜。本市拜女某某,独见蛇出,惊恐毙命。又某某夫死妻哭同死。又某某兄其弟死悲哭同亡。又见张某某因子车祸,他悲痛忧郁三个月致胃癌死。上述暴死慢死例子比比皆是,不计其数。这说明心理不平衡是健康之大敌,也是亚健康者之杀手。望大家应进一步探讨健康长寿之内涵。积极做到心态豁达、安静泰然。在逆境中亦可采取佛家坐禅,以清心寡欲,走向忘我无我境界。总之,要放空思想,心态才得平衡,从而提高大脑功能,俾使增进抵抗力来发挥免疫力而达到机体健康长寿。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制六欲 六欲指烟酒、色、财、名利、偷骗、赌六毒。它是灾害的导火线,也是健康刽子手。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物质文明程度虽然较高,但是精神文明未能同步跟上。人们孜孜以求向钱看。竟然忽视了法律规范、违背了道德礼仪,带来了六欲之危害。特别是嗜瘾白粉烈酒者,弄得家破人亡。再者赌搏偷骗皆有,如此种种恶习,非但侵害心身健康,甚至祸国殃民而影响社会和谐。总之,以德为本,不作坏事是养生之道。古人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孔子云:“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彭祖曰,不为思欲所惑。
节饮食
一日三餐。清菜淡饭定时定量,勿饥勿饱,荤素搭配,不可偏食和过量暴食,生冷硬韧霉烂不吃。早上吃巧,中午吃饱,黄昏吃少,特别强调要吃营养早餐。
不得营养过剩。如果专食鱼肉荤食必成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导致大肚子肥胖病。一定要配素食才可。
调动静
即劳逸结合,古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华陀认为运动是延缓衰老之灵丹,故创“五禽戏”。后世动形派继创八段锦、太极拳,无一不以动为本。
动分劳动、运动、活动。农民掘地种五谷瓜菜为劳动,工人作工为劳动。打球、跑步、体操、太极、南北拳、八段锦为运动。读书、写作、书画、开会讲话为脑活动。
我自离休后持恒23年的“床上八段锦”和“走路”。这就验证了我之心身强健之活力。方法为在睡前、早起前、每天一次30分钟,先用两手掌摩热来搓面、梳头、搓耳、揉目、按鼻、捶背、打腰、旋腹、伸腰、提肛,再用手指摩托足三里、涌泉二穴。随后叩齿,吞津至腹。晨起春夏秋三季走路3000~5000步。惟独冬寒迟起,必待日光,以防风冷。我认为老年人走路取宜“日行五千步,夜眠八尺多”。动静相结合,定能老当益壮。
静是大脑停止休息,每夜睡眠要8~10小时,不得少眠,应提高睡眠质量,睡足、睡熟、睡甜、睡深。元道士邱处机赠给成吉思汗之“清心寡欲”四字。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所思,心中无我。将大脑尽量抑制活动,减轻细胞的能量消耗。正如四川118岁老中医罗明山所说:“睡去睡去,不思不虑,明朝无米,管他怎的。”只要睡眠满意,醒后则有舒快境界,乃精聚气足神存之征也。否则疲劳不堪,萎靡不振致使食无味,血不畅。然有劳必有逸,正如康熙认为的“恒劳而知逸”,两者相配平衡。在白天体力、脑力劳动、连续一段时间后,必须休息而调其平和。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各半相配,人体才能健康,寿比松柏常青矣。
择住处
选址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最好屋后有清甜泉水,竹木成林,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无噪声,无污染,环境清静舒畅,最好有左龙右虎,可防四时冷热,避而不侵。总之,“先天强者不可恃,恃则失其强矣。后天弱者当知慎,慎则能胜天矣。”说明健康寿命长短之灵活性。仰祈各界名士,遵循养生规律,持之以恒。共度期颐健康寿星,乃余之厚望也,并请批评指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