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上药店买药前应有的考虑
作者:沐 晨
自行购买药品的原因是比较明确的,大多数病家认为小毛病自己可以买药解决。其它原因如没有时间去医院、医疗费无法报销等。但是考虑到选择某种药品的理由,即病家是如何获得药品信息时,我们不仅要为病家捏一把汗了。从表面上看,药品的疗效是消费者选择某种药品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医生的推荐、广告宣传、价格、口碑等因素也不容忽视。除非通过医生的处方,我们获得了某种药品对治疗某种疾病有效,并亲身体验过。其他的药品信息是值得考量的。
大多数的病家是通过广告获得药品信息的。在厂家把广告是否成功列为药品是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原因时,病家应该有怎样的考虑去把握这些信息?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和广播电台是药品广告的主要形式,我们大家每天都或多或少会看到、听到药品广告。而它的可靠性应该说是比较低的。广告宣传容易夸大,而且是只说好的一面,不讲坏的一面。比如被责令停止销售的某个感冒药,就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大家,这个药品的副作用。比这厉害的是药品广告已经患上了:“广告依赖症”、“广告失语症”、“专家哄骗症”。最常见的是某个坐不了医院之堂、药店之堂的所谓“专家”,坐在电视、广播电台里,设“专科门诊”,推销药品。作为普通消费者,由于缺乏医药知识,买药和服药都变成一个自我实验的过程。
口口相传是除广告以外,最为方便的药品信息来源。对一个人有效的药品,很容易被理解为对另外一个人也同样有效,而且,这种有效性还会反复被一个又一个人证实。这在老年人中比较流行。老年人生的病,看起来都差不多。你有高血压,我血压也很高;你患糖尿病,我也有。于是乎,对你管用的药,对我也管用。常见的情况还有某个人吃了某种药后,觉得效果不错,还会主动推荐给周围的人。得病越多,经验还越多,说起来还头头是道,远胜医生。这情况就比较复杂,实事求是讲,有不少“吃药”的经验对同样的疾病一样有效。复杂的情况会出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其他疾病上。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时期,以及同样的疾病伴随不同的其他疾病,在医嘱上,医生会有考虑,开出的处方在药品和种类会有不同。
还有一些人,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买书来看,弄清楚原理。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读大学的时候,笔者有一同学,凡上课学到什么病,他就能“理解”为他得了什么病。于是,今天得肺炎,明天得肾病,好不热闹。在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们的思路都有可能走偏,自学的情形下,那分把握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现在上医院找医生诊断、处方,上药店买药的情形越来越多。对的,诊断明确,对症下药才是比较好的方法。另外,针对医生的处方,在同样化学名的药品中,通过药师的帮助,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药品,这又是精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