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诗疗与笑疗

作者:文 田




  一首格调高雅,意境深远,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不但能以独特的艺术情趣和音乐感给人以享受,还能通过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各种有益的心理效应,人们称之为诗疗。诗人陆游的“儿扶一老到溪边,来告头风久未愈。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然醒”的诗句,道出了诗疗的真谛。
  诗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辞赋家枚乘的《七发》。枚乘以主客答问的形式,写楚太子有病,药石针灸皆治不愈,最后吴客以“要言妙语”,说七件事启发有病的楚太子,终于使楚太子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愈。《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写到:周瑜立于山顶,望江北水面。忽狂风大作,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求医调治,全然无效。鲁肃请诸葛亮同去看病。诸葛亮屏退左右,密书一四言小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周瑜见了大惊,即请赐教,求借东风,诸葛亮欣然答应。于是瑜矍然而起,病体痊愈。
  咏诗不但有助于增加人体的肺活量,而且随着咏诗人的感情变化,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参与运动,可使大脑神经敏感度提高,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体内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同时,咏诗还能增加体内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的分泌,使血流量和神经细胞调节到最佳状态。因此,现代社会中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都可以采用诗疗。如失眠症可吟咏意境朦胧、节奏平稳的诗歌治疗;精神抑郁症可吟咏文字优美,具有丰富想象和深邃哲理的诗歌来治疗。不同的诗歌所产生的作用截然不同,因此诗疗也和药疗一样,要因病而异。
  笑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中国有句谚语:“笑一笑,十年少”。笑的临床应用,就是“笑疗”。据江苏《武进县志》记载,元末明初,武进地方有位名医叫徐迪。他治病不全求助于药剂。一次,有位女子因发怒而得病,身体内向睡而不能转动。徐迪就男扮女装,边跳边唱。女病人闻声突然转过身子,见此情景,不禁大笑起来,而整个身体就此便能随意转动了。
  19世纪的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常患头痛病。医生问清病情后,即开了一张药方,药方上写的不是药名,而是英国的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心领神会,于是经常光顾剧院,看戏剧和马戏。不久,他的头痛病便不药而治。
  马克思有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疾病和痛楚”。笑是美好心情的愉快流露,是一种裨益身心健康的快乐活动。笑一笑、尤其是开怀大笑,等于做了一次趣味盎然的脑力保健操,使大脑在乐悠悠的氛围里得到一次“健美锻炼”。每天笑几次,能使生活中的痛苦和忧郁得到慰藉,从而脱离或忘却痛苦,冲散或消除郁积。16世纪的法国名医拉伯雷,在里昂的一家医院里,经常不断地给病人讲述喜剧故事,让他们笑声不绝,经这样治疗,大多数患者得以痊愈。所以拉伯雷常说:“健康来自欢笑”。
  诗疗和笑疗相结合,疗效则更好。明人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写道,张生病重,莺莺小姐命丫鬟红娘送来“药方”。张生接读,原来是一首五言小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读罢大笑,欣喜难禁,病体霍然而愈。由此可见,诗能怡情,笑能生健,欢笑使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