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春捂”讲章法

作者:兰晓雁




  
  春季是阴退阳长、寒去暑来的转折期。
  历代医家都强调“春捂”,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正确“春捂”?古代医籍《摄生消息论》指出:“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但春捂也须有度,当南方地区步入三月,北方地区进入四月,天气明显有些热了,这时如果还穿着棉衣,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同样对健康不利,尤其是长江流域,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
  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为宜。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从广义上讲,春捂,还应包括居室的温度和被子的保暖,一般来说,春季应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不要轻易减厚。
  
  三、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转眼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春捂的衣衫,要随着气温回升慢慢减下来,减得太快,就可能“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需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五、加强锻炼:合理春捂不忘运动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明确指出:“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身血液循环较上半身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但“春捂”不能过度捂脚,春季脚病易高发,主要是鞋子不透气、脚部出汗得不到通风所致。医生忠告:春捂不能捂脚,保持脚部透气是预防脚病的最好方法。
  春捂重下身还有一层意义,就是要加强下半身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采取干洗脚等方法进行锻炼,方法是双手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同样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另外可采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脚、暖足、蹬腿等方法来活动下身。
  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捂”只是被动的防御,要想更进一步防病健身,平时就必须加强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科学饮食和起居有常。
   (王骅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