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中华名人饮食缘之五十四

作者:盛仰红




  1578、吴虞在日本留学时,给四川家人写信,从吃饭、用钱、读书,都有一套规矩,还举某人每日只用半斤肉,家人除牙祭外不得吃肉为例,在日本对家人吃肉分配法遥控规定:“今我既不在家,则香祖(吴妻)日用半斤,余人或牙祭日与肉销丰,平日则请人每日共肉4两(16两制)足矣,不能过此数也。”又于此信另加注:“若半斤肉足矣,则4两肉之钱可以纳入牙祭,而牙祭可节省也。”
  1579、彭德怀建国后公务更为繁忙,因妻子浦安修不会做家务,平常吃饭都是由警卫员用一只大木盒到西楼打饭。唯一做过一次饭,是用高压锅连米带菜煮的一锅菜饭;做好后,视为稀奇,还去请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共餐。彭德怀吃了,一个劲地说:“好吃,好吃。”
  1580、林默予八十余岁,颇为康健。皆因自30岁始每天午休后,吃一小碗自制白果。此白果破壳后,用热水洗去外衣浸泡,再剔去芽心,加冰糖、清水,于微波炉中火4分钟后即食用。初吃了几个月,连妇科病也消除了,且至今仍有强烈的记忆力。但白果吃多会中毒,故每碗小白果为12个,中的10个,大的8个。
  1581、聂绀弩在60年代初供应紧张时,某日与李健生母女赴北京莫斯科餐厅吃西餐。那时餐厅服务员非常神气,爱理不理的,还从眼角看人。聂生气了,对她们说:“什么叫养尊处优?还需用词典吗?这些脸就是注解,凡掌管食品的人,都是养尊处优。”
  1582、徐世昌儿时家贫。某日徐与弟见桌上有三块条糕,都争着要多吃一块。其母教子甚严,见之大怒,掷糕于地,不准哥俩吃,说:“你们如果从小就不兄友弟恭,长大了怎么办?”
  1583、晏阳初1980年在美国作《九十自述》,内记有对故乡四川巴中的怀念:“尽管我是四海为家,有时午夜梦回,难免乡思万缕。书声、弦声,以至樟茶鸭、豆豉鱼都是可怀念的。”
  1584、李安在上海车墩拍摄《色·戒》,每天都喜欢到一家咖啡厅吃一碗15元的牛肉面,吃了就走。咖啡店每天限量供应50碗,过后就没有了。有天李安特早起来,但牛肉面汤未熬好,只好扫兴而归;中午又来,但店内座无虚席,只能再度离开;晚上下班又来,不料限量供应的牛肉面已售完。老板颇感意外:这么大牌的导演,也会为一碗牛肉面而奔波。
  1585、李雪健在车墩拍电影时,常喜到附近的一家浙西香辣馆就餐。每次前来,要求所用餐具洗涮多遍,然后又用开水反复烫五六次,最后的进餐前,还要用茶水冲洗碗筷。
  1586、李达上将1961年访苏,由中国驻苏大使馆发给150卢布作为零用钱。他用40卢布买了两罐辣椒酱,其余均还给了大使馆。回到北京后,又将辣椒酱送给国家排球队,却没有为自己留下来。
  1587、王平上将长征时从一处寺庙搜获到一批圆长的铁家伙,不知何物,请教张爱萍。张因曾在上海住过,知道是食品罐头,却故意说:“这是新式武器,进口货,带回去研究吧。”张回来后用刺刀撬开,于是请王来共享。王吃时问:“你不说是新式武器进口货吗?”张搛了一块放在嘴里,幽默地说:“这不是进口吗?”
  1588、蒋经国与孙子蒋友柏、友常兄弟午餐,有一套用餐仪式:“1、大人没动筷子前,不能先动筷子,大人动筷子时,才能开始吃;2、吃饭时,不得讲话;3、在餐桌上吃饭时,手肘不能放在桌面;4、一定要把自己碗里的菜肴吃完;5、用完餐后,要把空碗放在盘子上,离开餐桌时一定要得到允许,说‘爸爸(妈妈)我吃好了’;6、等大人说‘可以’以后,才能在说完‘大家慢用’后离席。”
  1589、彭儒1928年在井冈山与陈正人结婚,所办喜酒只是买了几斤猪肉,煮了两脸盆,招待了从前方赶来的陈毅、宋任穷等人。
  1590、刘海粟老时仍豁达乐观、童心犹存,尤其于饮食奉行:“人家能吃,我也能吃,并无什么戒忌。”他对烧猪肉、凤尾、生鱼、生虾甚至生牛肉都极为喜爱,全无禁忌。所以有人归纳他的养生之道:宽宏达观,宠辱不惊;美食当前,照吃可也。
  1591、文怀沙96岁时,仍保持心态年轻。他多年奉行的“美食”是:早餐一杯牛奶,两片烤面包。
  1592、张贤亮在宁夏荒凉的镇北堡开创华夏西部影视城,为满足海外华侨情结,在心形、葫芦形或圆柱形的透明晶体里,灌有一滴两毫升的黄河水,并命名为“中华民族的乳液”,开价10元。在说明文里还写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自古以来养育了中华儿女,所以有母亲河之称,在宁夏,黄河有金水、富水之称,愿它能给你带来幸福、安宁、吉祥。”下面还有一句:“宁夏作家张贤亮特从江泽民题写的银川黄河大桥下的河段中提取的黄河水。”
  1593、二月河(凌解放)在部队时,最多一次能吃六七个大馒头;羊肉一次吃一斤多,二锅头一斤六两,但在熬夜写了520万字《康熙大帝》小说后,患了糖尿病,严格限制主食,多吃豆类、青菜,特别爱吃嫩黄瓜。
  1594、杨友鹤99岁时,仍每星期坐诊两次。他三餐极有规律,清晨一碗牛奶,一个鸡蛋,一块绿豆糕;中午喝浆面条,吃烙饼卷菜,还常吃两块红烧肉或卤肉,晚上吃由枣、梨和山药混合的小米或大米粥。
  1595、陈景润住医院时喜欢上由昆。有天由昆随意问:“你怎么天天吃面条?”陈反问道:“你爱吃什么?”“我爱吃米饭。”于是他表达自己情感:“那好啊,你喜欢吃米,我喜欢吃面,我俩正好互补。”
  1596、许世友1979年出任越战东线前敌总指挥,为选副手,他请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刘昌毅前来广州,为考虑是否适宜,特备酒比量。喝了三瓶后,他问刘:“还敢开瓶吗?”刘说:“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只有敢喝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结果是许醉了一天,刘醉了两天。许大为感动:“真是好汉一条,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
  1597、蒲辅周为了治一个多家名医未能治愈的小孩,知其因吞下一小段鸡爪,卡在食管,上下不得,便令家人将一条壮实大狗捆住后足倒挂树上,用大碗置狗嘴下,任其饥饿,接住它的唾液,然后将唾液蒸热给孩子服用,果然痊愈。究其因,蒲说:“吾思狗为狼种,特善食骨,以其胃液为药,正对其症;又忖度狗嘴不洁,故嘱蒸服之,方保无虞。”
  1598、白光在任何年月,拍电影、唱歌、跳舞,每天都得抽约20支美国香烟,为保养嗓子,每天必吃两只生鸡蛋。
  1599、洪业1936年执教燕京大学时,初夏在家宅藤萝下设宴邀请好友,时名“藤花会”。出席者面前一盅法国葡萄酒,肴馔至多不过十道,由主妇亲自操作,他的两个女儿侍立,每斟一盅酒,就上一道菜。宴席中互相谈古论今、品藻人物,宴毕每人再饮咖啡一杯。此后一年一度,直至1941年。
  1600、邓小平1973年复出任副总理时,在回北京前夕,先参观韶山毛泽东旧居。韶山宾馆对如何款待邓,心中无底,只得准备两桌不同级别的宴席,国宾级和一般规格级,由邓自己酌定。邓进入餐厅被问及时,随意说“我只喝茅台”,立即就上国宾级。他人疑问,宾馆说“这是邓小平自己的意思。”邓自己当然不知道这些情况,却兴致很高,喝了四杯茅台酒,吃了四只馒头和一碗米饭。
  1601、蒋纬国1941年在潼关胡宗南部当连长,养了一只取名“汉奸”的母狗。它很会招蜂引蝶,以至先后勾引了不少公狗;每只公狗来后,就被捉了烹而食之,就此解决了士兵肉食。
  1602、廖仲恺在广州任财政部长时,过春节因沙田柚价钱贵,即听从夫人何香凝意见,买了比沙田柚便宜的柑橘。孙中山前来拜年,见招待有橘子,立即说:“大吉、大吉,吉庆满堂,中华大吉,世界大吉。”后在得悉不同意买沙田柚事,又说:“柚子气色青黄不接,怎似红橘子那般红彤彤好兆头哩。”
  1603、古龙善饮,但不露于色。某日与日本出版商饮酒商谈业务,对方见他有不胜酒力状,一语双关地说:“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嘛!”古龙听了说:“是啊!这么小杯子怎么能尽兴呢!”于是他取了脸盆,然后把清酒倒在自己面前脸盆里,仰头就喝,喝了一半,日本出版商赶紧拦住他:“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