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自我药疗中的隐形杀手
作者:罗 季 余 曼
《家庭医药》提醒
发生腹泻最好先去医院看医生或咨询药店的药师,切忌盲目或凭经验治疗,应按医嘱用药,避免陷入用药误区,延误治病的良机或导致病情加重。
7.皮肤科外用药
代表药物:皮炎平软膏、皮康王霜、肤轻松软膏。
现象一滥用皮炎平等含激素类外用药
有些人把激素当成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不经皮肤科医生的诊断,稍有不适(尤其是面部),就自选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结果却诱发了激素依赖性皮炎。
专家点评皮质激素(俗称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外用的皮炎平、氟轻松(肤轻松)、乐肤液等激素类外用制剂,对多种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是有效的。特别是对这些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如果使用得当,有一定的止痒作用。但有些感染性皮肤病,外用了这类药物不但无效,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如果长期外用激素制剂,还会导致皮肤萎缩。尤其是面部,更应慎重。
现象二用药不对症
杨先生是一名长途汽车司机,近来发现自己双测腹股沟处起了圆圈状红色斑疹,伴有剧烈瘙痒。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去医院诊治,杨先生就在路边药店买了一支“肤轻松软膏”外擦患处,刚开始使用时自己感觉瘙痒减轻了,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红斑明显扩大,病情加重,后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股癣。
专家点评杨先生所患的本来是真菌引起的股癣,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疾病很快就会被治愈,但是他却错误地选用了皮质激素类药膏,结果造成真菌感染扩散,疾病加重。
《家庭医药》提醒
不要认为皮肤病是小病,就直接去药店购药自治。应先到医院找专科大夫,明确诊断后再治。
8.眼科用药
代表药物:氯霉素眼药水、润洁、润舒、可的松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
现象一眼睛疲劳点氯霉素眼药水
有很多人(尤其是学生)眼睛疲劳时就要点几滴润舒,觉得这样要舒服一点。
专家点评润舒是含氯霉素的眼药水,主要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视觉疲劳患者并非眼部感染,主要是由于眼睛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而引起的眼干。所以这种用法不仅收不到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诱发眼疾。长期滴用氯霉素等抗生素眼药水有可能引起慢性结膜炎,还可以导致耐药,如果被人体大量吸收还可诱发血液系统疾病。
现象二滥用激素类眼药水
广州某高中女生小唐,每年春季就双眼反复红痒,在医院诊治后医生给开了止痒药水,效果很好。但是一旦停药,双眼又开始发红,由于功课紧张,她便自行在药店购药。大约半年之后,她发现看黑板上的字模糊不清,后被眼科医院确诊为患有“激素性青光眼”。
专家点评激素类眼药水如百力克等一定要慎重使用,因为长期滥用激素类眼药水,可导致药物性青光眼、药物性白内障、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等疾病。
现象三过量使用眼药水
一名患有高血压的老太太因为得了眼疾,到药店买了两瓶眼药水回去,在2个小时内竟然把一瓶药水点完了,之后老太突然心跳缓慢,经查她所用的眼药水中有一种升高血压的成分。
专家点评有人在出现眼疾后,一次点数滴眼药水,认为加大药量,疾病会早日痊愈。其实,药水按照说明书一次点1~2滴就足够了。过量使用不仅浪费,还会导致发生不良反应。
《家庭医药》提醒
不适当地使用某些眼药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果因某种眼病需使用眼药,一定要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9.维生素
代表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
现象一滥用维生素C
非典流行期间,卫生部公布了“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其中之一为维生素C。许多人为防非典,为提高免疫力,长期把维生素C当作补品而滥用,最大剂量甚至达到一天几十片。
专家点评体内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皮下出血、齿龈和胃膜下出血,机体对疾病抵抗力下降。但如果每次服用超过1克时,就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尿频,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妇女的生育力,影响胚胎的发育。长期每日口服维生素C 4克以上,可发生尿路结石和肾结石,严重者可致血尿和肾绞痛。大剂量维生素C可对抗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出现血栓,有中风危险(本刊2003年第10期“专家评药”专栏专门谈维生素C,有兴趣者,可参阅该期杂志——编者注)。
现象二滥用维生素E
有些人认为维生素E有防心脏病和癌症的功效,将其作为常用的保健药,有的每天竟服10多粒。
专家点评维生素E不是补药,不可滥用,每天服用的最佳剂量为360毫克。也可从饮食中摄取,硬壳食物如核桃、花生、葵花子、芝麻等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大量久用后可出现毒性反应,轻者轻度恶心、疲乏,少数妇女月经量增加或闭经;重者出现肌肉痉挛、肌无力、骨骼钙化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以及睾丸萎缩和性功能减退等(本刊2003年第4期“专家评药”专栏专门介绍维生素E,可参阅该期杂志——编者注)。
《家庭医药》提醒
没必要使用的话,就不要滥用维生素了,以免没病找病。如需服用要遵医嘱,或以说明书上标示的剂量为准,按国家规定的剂量配制的多种维生素可按量服用。
10.中药
代表药物:人参、白果等。
现象一认为中药安全、无毒性
王奶奶听说白果有补肺益气、定痰喘、降压调脂的作用,于是在儿女回家的那天中午,炖了一大锅白果煨鸡。晚上大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泻现象。
专家点评白果含有少量氰苷氨基酸,过量就会中毒。
现象二不对症使用中成药
去药店买中成药的人只关心是否是治感冒的、治胃痛的、治失眠的,很少有人知道中药要辨证使用。所以有些人患了风寒感冒却吃清热(如感冒清热冲剂)的中成药,没有效果还怪药不好。
专家点评中药讲究辨证论治,是寒证就要用祛寒的药,如果感冒出现头痛、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全身酸痛等症状,说明是由于感受风寒所致,应该服用祛寒的中成药,如九味羌活丸;如果感冒出现流黄脓鼻涕、嗓子痛、咳嗽、咳痰黄稠,说明是风热感冒,这时就要服用清热的中成药了,如银翘片等。如果明明是风寒感冒,却一个劲地清热,这样用药就像南辕北辙,当然是越走离目标越远。
现象三不同中药之间、中药与西药之间多药合用,导致毒性成分剂量加大
用了中成药胃泰冲剂后又使用四味汤为主的汤剂。又如牛黄解毒片和六神丸合用,雄黄的剂量加倍。
专家点评人们对中药的成分缺乏认识,同时服用多种中药或中西药合用时,常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相同毒性成分的剂量。
现象四中西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服用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时,服用麻杏止咳糖浆,导致降压药无效。
专家点评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药外,多会选择一些中药治疗、调理。这时若使用不当,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有可能抵消了功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如降压药不能与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糖浆、止咳定喘丸等合用。因为麻黄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样就抵消了降压药的疗效。
《家庭医药》提醒
天然的≠无毒的。实际上,许多中药和中成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服用不当,同样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已经发现243种中药有毒。所以,用药前要向医生询问清楚,辨证用药。
编后:不合理用药就像一个潜伏的隐形杀手,随时随地威胁着您的健康。限于篇幅,我们列举了上述不合理用药6种现象和10类药物,可是生活中出现的远远不止这些。药品是特殊商品,关乎性命,在自行买药、自我药疗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走出用药误区。《家庭医药》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全社会营造安全用药的良好氛围,普及用药安全知识。还是那句话,用药问题,马虎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