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2005健康中国

作者:谭 翔




  关注原因: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1985~2000年的15年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496例,2001~2002年,仅2年时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742例和716例。发病和死亡人数的上升速度非常惊人!现有艾滋病人约8万,艾滋病毒感染者84万,加上流行的危险因素还广泛存在,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主要是静脉吸毒和非法采血)、不洁性接触(主要是卖淫嫖娼)、母婴传播,根本不了解,艾滋病在我国正以迅猛的速度和超强的威力将其魔掌伸向各个角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
  对策: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用于艾滋病性病防治的专项经费,将从15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中央政府还投入12.5亿元国债,地方政府投入10亿元,新建、改建血站、血库459个,以保障输血安全。为了进一步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疫情,在已建成艾滋病防治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还将建立科学的艾滋病流行趋势的预测模型。
  专家指出,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因此,大力普及有关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帮助公众建立起对艾滋病的科学观念,是艾滋病防治的一个当务之急。
  《家庭医药》提醒: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恐惧。
  
  9.用药安全不容忽视
  
  关注指数:8 期待指数:7 综合评定:7.5
  调查结果:88%的网民选择了“很关心”和“关心”,而只有63%的专家选择了这两项。
  事件回放:人民网2004年9月3日报道:安徽药监部门日前在检查中发现,亳州市一乡镇医院,居然专卖陈年劣质药品。在这个医院里,绝大多数拆零药品看不见生产厂家,冰箱里“冷藏”着12年前的旧货,药房里的劣质药过期药随处可见;值班药剂人员无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原本是会计出身……
  关注原因:看见上面这则新闻,您还能放心的吃药吗?不止如此,现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滥用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使用,从而有可能使病人产生耐药性甚至死亡;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诸如知识匮乏、随意改变药品用法、抗生素滥用等种种原因导致老百姓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十分严重,不合理用药大约占到了用药者的12%~32%,据此推算,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多达数十万之众。
  对策:专家认为,药品与其他商品不一样,不能只靠市场调节,更要靠法规和监管。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的作用很关键,群众的监督很重要,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很重大。从2004年7月1日起,对抗菌药物实行处方药管理等监管政策的实施,在全社会营造“用药安全”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公众的用药安全意识,普及药事法规和用药安全知识,把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
  《家庭医药》提醒:合理用药,马虎不得啊。
  
  10.出生缺陷重在预防
  
  关注指数:7 期待指数:8 综合评定:7.5
  调查结果:76%的网民和88%的专家选择了“很关心”和“关心”。
  事件回放:最近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发布《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其中的两个数字让我们感到震惊: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左右先天畸形或者有缺陷的婴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数的4%~6%。
  关注原因:据初步调查,残疾儿童每年每人由于医疗费用、家长误工费用、成年后劳动力损失等,至少造成2.5万元的经济负担,如按每人平均寿命40年计算,其一生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约100万元。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出生缺陷儿童,其中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一年的治疗费用就高达100多亿元。由此看出,出生缺陷,一方面给儿童的生命、生活和精神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和损失。
  对策: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持续上升,除了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外,还和室内装修、长期接触带有辐射的设备等环境污染因素有很大关系。另外,也与取消强制婚检有一定关系。遗传学专家刘权章教授指出,不进行婚检将使先天缺陷上升80%!众多专家指出,各级管理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民众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预防和控制。作为普通百姓,关键是要做好三级预防:一是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限酒,远离有害物质,适当补充叶酸;二是孕中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三是出生后进行疾病筛查。
  《家庭医药》提醒:出生缺陷关乎人口素质,影响经济发展,必须严格控制和减少。
  
  后记:
  十大问题谈完了,《家庭医药》全体同仁的心情并不轻松。其实,涉及到民生健康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WTO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医院改制、医患纠纷等等问题。《家庭医药》提出以上问题,盼望引起国人的警觉和重视,并在警觉和重视之后拥有科学的指导和切实的行动。这也是《家庭医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代表《家庭医药》对2005的一种期待。或许在2005年,经过国人的共同努力,国民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这些问题不成其为问题,那我们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