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胃以喜为补
作者:何裕民
治疗期肿瘤患者的饮食误区大致有三,都有它产生的习俗根源和传播范围。
首先,认为手术、化放疗后肿瘤病人属“虚”,宜补养,又是“甲鱼”、“黑鱼”汤,又是燕窝、虫草,一派填鸭“催肥”忙!其实当今肿瘤多乃营养过剩所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如乳腺癌、肠癌、胰腺癌等都由于饮食营养过剩。
手术、化放疗尽管戕害了机体,一定程度导致了虚弱,但此时都不太适宜滥用补虚之法。一则动物类蛋白和高脂肪类食物本即可促进现今常见癌症的发生、发展或复发;二是即便有白细胞低下等,也不是进食了甲鱼就会转化为白细胞,就增加了抵抗力。
化疗后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常大打折扣,强行“填鸭”,逼他多吃,徒增消化道负担,并无正性抗癌作用。肿瘤转归取决于患者本身的整体状态及消化吸收功能。
其次,是过分谨慎,听信坊间各种传说,特讲忌口,鸡、鱼等一概拒之,只食少量蔬菜、粗粮,这也不妥。正确的是,应强调食谱宜广,适当偏素、偏粗(粮),但拒食动物脂肪、蛋白类食物却并不妥,后者提供给人们许多素食中所不具备的必需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等。曾遇一位患者,拿着一位江湖游医的忌食处方,我一看,几乎所有的正常食物均列入其中。前不久,我巧遇这位江湖气颇重的肿瘤医师,请教其何以有如此多的忌食?依据何在?他狡黠地笑着说:反正很多肿瘤治不好,万一病人来找我,我就可以诘问:你是否犯了食忌,他肯定无言,那我们也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听此解说后,我方悟,这原本并无依据,只是一种遁词而已。
再次,总认为很多食物是“发”物,如菇类、笋类、带鳞的鱼类、海产类,故忌之尤严。其实,此言差矣。所谓“发”,本意是指由于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再吃了某些食物,特别是异体蛋白类的,很容易诱发过敏。但肿瘤并非过敏性疾病,故不属此列。临床上的确有不少肿瘤患者吃了这些食物会表现出不适,甚至泄泻等。这大多是由于肿瘤患者经历过化疗等创伤后,其消化功能受重创,胃肠道原本分泌某些消化酶的细胞遭破坏,故对相应食物原有的消化吸收能力丧失,食后易诱发肠功能紊乱。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治疗一位新西兰籍的台湾妇女,随夫定居上海,患肠癌手术切除后,不能食海鱼,而她在新西兰就喜食海鱼,现一吃就拉肚子,笔者嘱其正餐前进食多酶片之类消化酶制剂。半月后,即能食鱼,无任何不适。现已快过了20年了,中医调理至今,一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