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长期高血糖危害大
作者:田浩明 夏 芳 胥勋梅
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夏芳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
胥勋梅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
控制糖尿病理想目标
血 糖
空腹4.0〜6.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7.8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6.5%
老年患者(65〜70岁以上者目标适当放宽)
空腹5.0〜7.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10.0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7%(避免低血糖发生)
血压<130/80毫米汞柱
血 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O毫摩尔/升
胆固醇<4.5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常接触到很多“自说自话”的糖尿病患者,有的人称“不就是血糖高一点吗”,“我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能吃,能睡,能工作,不要紧”,“我的高血糖已经降下去了,可以不用药了”,“长期用药会有副作用”等等;还有一些人长期不查血糖、不吃药,抱着眼不见心不烦自欺欺人的态度,忽视对血糖长期良好的控制。正是抱着种种无所谓的心态,使得很多糖尿病患者深陷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苦海中,备受病痛折磨不能自拔。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症候群。血糖升高只是这种疾病最表面化的表现,在高血糖的背后隐藏着血糖升高对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的损害,我们把这些器官功能的损害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这些损害通常是不知不觉地发生,当出现并发症的各种临床症状时已经是比较严重了。那么,长期高血糖到底会导致哪些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呢?可以形象地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以“从头到脚,遍布全身”。
脑卒中
脑血管病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但是糖尿病特别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是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者高4〜10倍。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脑血管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性血管病中,主要为多处脑血栓形成,而脑出血相对较少。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的另一个特点是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是由小动脉病变引起,多因脑基底节区深部穿通动脉阻塞所致,脑梗塞后液化,1〜3个月后,液化组织吸收,遗留直径0.5〜15毫米的空腔。临床表现,常因反复出现的轻度卒中发作而呈现脑皮质萎缩,记忆力和智力降低,较严重的是出现痴呆、偏瘫、运动失调、行动困难等生活不能自理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眼部病变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据国内文献统计,糖尿病人中有视网膜病变者最高达36.6%,40岁以上者为84%,失明者占7%。糖尿病病期超过20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一小球样的物体飘浮;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医学上称为视野)较以前明显缩小;夜晚视力明显不如以前;看书读报时,视力较以前减退,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最后导致失明。
其次,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机会较普通人多,也比普通人发生年龄早,病情也较普通人重。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加重了晶状体混浊的速度。白内障的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阅读或做针线活时感觉眼睛非常吃力,甚至无法做下去;总感觉眼前有一层雾,总想揉揉眼会看得更清楚,但又没有多大帮助;瞳孔(俗称黑眼珠)颜色由黑色变为灰色,严重者失明。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青光眼,导致眼压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而眼屈光改变,老视出现也比非糖尿病者出现早;眼肌麻痹是另外一个并发症,常表现为患者眼球活动障碍以及视物成双;还可能有视神经的病变,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
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在血糖水平尚未达到可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时,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已经增加了。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有:
1.心跳加快。糖尿病早期常累及心脏的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常表现为休息时心动过速,一般心率可达90〜100次/分,甚至可达130次/分。
2.心律失常。
3.体位性低血压(指由卧位改变为站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出现无力、头晕、视力障碍、甚至晕厥等症状。也有一些人无不适症状。
4.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心脏传入痛觉的神经功能受损,即使心肌缺血极严重而无心绞痛发作,无痛性心梗可见于42%的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消化道病变
由于胃肠道植物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胃瘫痪(胃的正向蠕动减少,医学上称胃轻瘫)、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并且这些症状改善较困难,往往长期存在,逐渐加重。
泌尿道及生殖系统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与血糖控制差有直接的关系,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1型糖尿病约为30%〜40%,2型糖尿病约为15%〜60%。其表现有:
蛋白尿 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水 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水肿,少数患者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水肿就会出现,甚至有明显的全身水肿。
高血压 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二者呈恶性循环。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发生,若不认真治疗,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肾功能不全导致的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
还可能出现尿潴留、泌尿道感染、尿失禁、小便淋漓不尽;性欲减退、性功能丧失,男性可有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等。
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致下肢失去感觉和(或)下肢因为血管病变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若受伤或合并感染容易发生慢性迁延不愈的溃疡、坏疽,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糖尿病患者截肢危险为非糖尿病人群的15倍。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如何才能有效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呢?
首先,需要高度重视血糖的控制。以上这些慢性并发症的根源在于高血糖,对于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发生比治疗更重要。
其次,糖尿病患者应积极与医生配合,争取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加强锻炼,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坚持饮食治疗。
第三,应重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早发现和早诊治。在确诊为糖尿病之后,应定期到内分泌科门诊随访,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各项检查。
(田浩明教授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有专家门诊)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在没有发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之前,许多糖尿病患者很快死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自从1921年胰岛素发明之后,糖尿病的各种急性并发症不再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其慢性并发症渐渐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病症。早在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都不约而同地向全球1.6亿糖尿病患者呼吁——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达1 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下肢坏疽,最后只能截肢。治疗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困难而且昂贵,针对慢性并发症治疗的费用比纠正血糖、血脂和血压异常要高5倍,不仅让病人寿命缩短,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患者家庭、单位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