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3期
一位女大学生的“死亡”体验
作者:陈对祺
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对于死也不知从何谈起。而经历过的人,尤其是活生生地有过所谓“死亡”体验的人,那刻骨铭心的惨痛体会是旁人所难以想像的。
大学生李小姐芳龄19,家住天津,曾在上海一所著名的大学学习国际经济学。在她大学二年级暑假返校不到一个月时,其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友,在一起车祸中不幸身亡。为此,李小姐难过了好一阵子。这件事发生大约4个月后的某一天晚上9时许,当李小姐踏进空无一人,她借住的公寓大楼电梯时,突然感到惊恐万分。当电梯门在李小姐身后关上后,猛然间,剧烈的心跳尤如万马奔腾,骤然间大汗淋漓,呼吸似乎也停止了。她害怕极了,不知道自己是患了心脏病,还是要发疯?那时她唯一清楚的是,自己被关在了电梯这个“小屋子”里。并确信无疑的是,如果不及时逃出这个鬼地方,自己必死无疑。
生离死别是人间的一大不幸,如果遇上了,开始时情绪受到影响,过后也不当回事。可是,如果刺激过深,那么在心灵深处,可能已受到伤害,魔鬼已占据空间,一旦人碰上疲劳、学习不顺、事业进展困难等时,压抑的魔鬼就会兴风作浪。而且,这个魔鬼一旦释放出来,它就会像毒蛇一样缠住你,不时地与你作对。李小姐故事的延续证明了这一点。
前事过了一周,她又经历了一次同样可怕的一幕。
这一次是在她去附近超市购物路上发生的。当时在穿越横道线,刚刚过了一半时,李小姐再一次感到不能呼吸、剧烈的心跳、眩晕、迷糊,似有灭顶之灾之感觉。后来在相识邻居帮助之下,她才回到了所借的公寓。当时她的室友注意到了她的情况,于是赶紧送其到医院治疗。令人不解的是,医院各项实验室指标、心电图、脑电图和躯体检查都没有异常发现。给李小姐看病的年轻医生向她保证:“你一切正常,用不着害怕。”然而,就在事发第三天,她又有了类似的经历。这一次是李小姐单独在房间的时候发生的。李小姐不得不再次求诊。这次为她看病的是一位老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还是查不出什么问题。最后,医生告知李小姐:她的不适与内脏器官没有必然联系,出现的那些症状,可能与她男友意外身亡、学习、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有关系。因此建议她去心理咨询,同时劝慰李小姐适当放松放松,参加些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尽可能生活有规律和多休息。
这位医生已意识到了李小姐的病根与精神问题有联系,虽然缺乏专业知识,但能做到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李小姐经历了3次莫名其妙、突如其来、惊心动魄的事件后,竟然不治而愈。2年以后,她获得了学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某研究所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不是十分紧张,同事间相处得也不错,收入也较为稳定。工作一年半后,李小姐与大学同学,目前在一所证券公司工作的杨先生结了婚。婚后夫妻感情融洽,生活配合默契。婚后一年有了爱情的结晶,白白胖胖儿子的到来,使这一对夫妻欣喜若狂,似乎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平静的生活中正涌动着暗流。在李小姐35岁的时候,她早已忘却的悲剧经历又一次无缘无故卷土重来。
这一次是李小姐在乘车回家途中发生的。她刚上车不久,就突然感到剧烈的恐惧产生,心慌气短,不时产生窒息感,似乎生命已到尽头,世界末日刹那间已来临,并不时感到自己精神将失去控制。为此,李小姐急急忙忙在下一站下了车,并在路边栏杆上与过去一样休息了大约15分钟,才感到好受些。
无数例子表明,这个病魔如不消除,一有机会就会兴风作浪,而且是在人们没有防备、毫无先兆情况下发生的。因此,追根寻源,清除病魔是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可怕的经历和担心再次发作的心理,使李小姐又开始了漫长的寻医路程。经过多家综合性医院各项检查,包括CT、核磁共振、脑电图、脑彩超、心电图、B超、血液生化等,均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数据。对此,一些医生感到困惑。后经精神科专家会诊,才确诊李小姐患的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
由此看来,心理发生障碍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是不会往这方面去考虑的,包括一些专业人士也是如此。因此,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知识,将有助于医患双方少走弯路,少受痛苦。
惊恐发作是精神障碍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据权威部门调查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起,惊恐发作和焦虑症几乎达到流行的程度,在普通人群中,它的终身患病率可达10%~20%,是美国妇女的第一号精神问题,是美国男性的第二号精神问题(仅次于酒精和药物依赖)。
惊恐发作在临床表现上归纳起来有5大特征:(1)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以致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继续再发作外,可以如常人一样生活;(3)发作时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口干、舌燥、心慌、多汗、手脚麻木、呼吸短促、窒息或憋闷感,有时还会有人格解体和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来得相当突然,10分钟可达到高峰,一般不会超过1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5)如不治疗,会产生反复发作倾向。
李小姐的各种临床表现正如上述所提到的那样,完全符合典型的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一种多维症状的疾病,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1)遗传因素,据调查患者一级亲属(同胞或者父母)惊恐发作的终身患病率为20%,是无家族史发病人群的15倍。(2)生物因素,实验证实人脑干中的神经核团——蓝斑,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人工方法刺激蓝斑,瞬时可以产生心慌、头晕、出汗、呼吸短促、窒息等,这和惊恐发作时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某些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因某种原因短缺时,也会使蓝斑功能失常,产生类似症状。(3)刺激因素,如失学、下岗、离婚、亲人死亡、财产重大损失等等,都会引发疾病的发生。(4)认知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紧张的人际关系、肌肉的不自主绷紧、缺乏自信心等等,都是导致惊恐发作的潜在危险。
一般而言,惊恐发作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精神疾病,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短期内都将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多数专家通过自己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药物疗法仍是首选。因为,药物治疗迅速有效,一般而言,患者服药7-10天,原有的症状大部分可望得到缓解。同时,药物疗法安全、持久、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目前治疗惊恐发作的药物的作用原理为经人体吸收后,能迅速提高大脑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含量,即解决脑内5-羟色胺含量低的问题,从而在物质基础上降低了惊恐发作产生的可能性。李小姐就是通过系统的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李小姐已正常地在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家庭也重新恢复昔日的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