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陈世美太太”缺爱症

作者:罗 西




  
  “晕倒疾患”
  
  口口声声骂丈夫是“陈世美”的丽菊,已是第5次去医院挂急诊了。这位刚满28岁的女士,8年前,中专刚刚毕业在男友一天一束红玫瑰攻势下,终于决定嫁给这个比自己大8岁的包工头,如今她后悔不已。护士小姐在为她挂点滴时,丽菊仍不忘谴责丈夫的不义不忠,并告诫未婚的护士要睁大眼睛找爱人。
  丽菊的病每次半夜发作,症状都一样:大喊一声“救命”,心跳骤快,扭曲的身体在地上发抖、打滚,满头是汗……丈夫被她吓得半死,不到40天时间里,这种情况已发生多次。每次他都是急急地抱着她去急救中心,经注射镇静剂与服用药物后,丽菊才会渐渐昏睡过去,但双手却要紧紧抓着丈夫的手,否则仍会惊恐不安甚至大叫……
  如此反复发作,医生们也觉得奇怪,诊断不出有什么奇难杂症,任何生理检查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有人建议把丽菊转到某疗养院心理治疗中心去看看。
  丽菊乍进心理治疗中心时,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凡事一反常态地沉默以对。那个被她叫作“陈世美”的先生,则急得不停地把手机耳机挂上摘下,好像在找什么救兵似的。当“陈世美”一出房间门时,她又大叫起来,似乎很担心他从此离去。可丈夫一进来,她又低垂着头缄默不语,眼角有泪珠滴落。
  终于找理由支开了已不耐烦的“陈世美”,我们尝试着鼓励丽菊说说丈夫的“坏话”,有什么苦水尽管吐出来,并对她强调了坦白对于心理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零点丈夫”
  
  想当初,丽菊是在得不到父母祝福的情况下嫁人的,开头的日子过得风和日丽,但生了孩子后,丈夫便成了“零点丈夫”,丽菊与他吵闹甚至割脉自杀,但丈夫仍不收心,常常“应酬”到零点,一周能有两次在家吃晚饭已算不错了。
  钱是够花,可内心的寂寞煎熬着丽菊敏感的神经,她不甘心又无可奈何。前一阵子,先生更由于孩子患了百日咳而怪罪丽菊“不配做母亲”,认为自己在外奔波赚钱,妻子却在家里胡思乱想不守妇德,连孩子都不能照顾好……
  无可避免地,双方发生了一场“战争”:丈夫把丽菊所有的化妆品打得稀烂,并讥讽她臭美,想做“太平公主”。类似的人身攻击比肢体上的恶打更令丽菊发疯,她突感呼吸急促困难、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心悸发抖、盗汗,内心更是充满害怕发疯与即将死亡的感受。
  经“陈世美”抱她去医院抢救,后半夜她终于情绪缓和并且睡了。在丈夫怀里,这种久违的搂抱,莫名地令她有种报复的快活。从那以后,丽菊像是变本加厉似的发作多次,而且还都发生在后半夜,只因前半夜丈夫是不在家的。对于丽菊死也不承认自己“有意发病”,我们倒也相信她是情不自禁使然。而她这种突发的症状,往往要持续20分钟左右,每每“吓得陈世美屁滚尿流”(丽菊原话),家务也自然要多承担一些,回家吃晚饭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
  虽然两人仍不时会有小争吵,但“陈世美”还是有所“变好”,言行中对丽菊多了些体贴,每次哄她吃药前,都不忘给她买来巧克力,而且还会用毛巾给她擦嘴。丽菊说,也许是因为他在忏悔,所以变得很温柔——她现在可以躺在床头享受“陈世美”对自己的“服务”了。惊喜中,丽菊心里为此还夹杂有一丝丝解恨之感。
  
  “缺爱疗法”
  
  其实从丽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不适症状是由长期情绪积压所致,而通过“发病”不但能解除其内心苦闷,也可使她获得曾经失去的关爱与谅解,这种“种瓜得豆”的效果,无形中强化了她的症状的“周期性”反复出现,并形成了如上所述她那种犹如游戏般的“晕倒疾患”。
  我们认为,鉴于丽菊的症状,除要按照医嘱服药外,还应为她安排短期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借以帮助她了解焦虑、恐慌的来源及其象征意义,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鼓舞、暗示以减轻其症状。另外,我们也与“陈世美”做了一次恳谈,告诉他,要彻底治好他太太的“病”,他必须加以配合——这种透过夫妻关系协调的“家庭治疗”,可根除丽菊的心理障碍。我们在心理治疗中心门诊常可见到主诉自己慢性疼痛、心悸、失眠、焦虑等症状的女士,除自身存在内分泌,新陈代谢失调等问题外,她们有时也是心理及家庭问题“反射作用”的受伤害者,并因此成了“缺爱的人”。
  而缺爱的已婚女性一般会有下列“症状”:易怒、多心、唠叨、虚荣、厌世、皮肤枯燥、消瘦、常犯无名痛、情绪不稳定、爱嫉妒、讨厌雨天、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爱好零食、疯狂购物、报复婆婆等等。面对这样的妻子,做丈夫的必须多多给予精神方面的爱抚与鼓励,而且要从细节入手——也许无关“性”事,但只要你和她在一起,比如陪太太上街购物、饭后散步、打牌、晒衣服、剪指甲、给她按摩、干洗头发、一起回忆往事、展望孩子的未来,甚至在适当时候拍一下她的肩膀等等……总之,让对方感受你很在乎她、很关心她十分重要。事实上,婚姻生活可以归于平淡,但不能冷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提倡要时常给婚姻加加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