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不要引爆心性猝死的“定时炸弹”
作者:洪昭光
善待自己,健康第一
临床上,约75%的猝死都有一定诱因,约1/3的猝死在发病前2天内有胸痛、胸闷、憋气、心慌、极度疲劳等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就诊或休息可以部分预防其发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世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猝死。猝死通常都是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由一些诱因促发而成的,是瓜熟蒂落的结果。
临床上,约75%的猝死都有一定诱因,约1/3的猝死在发病前2天内有胸痛、胸闷、憋气、心慌、极度疲劳等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就诊或休息可以部分预防其发生。
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下面6种:
1、持续过度紧张疲劳。动物实验已证明,幼猴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可导致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最近某医科大学一位副教授在实验室连续工作3天后,疲惫至极,站起来时,一阵头晕,倒地死亡。在夏天,连续高温,酷暑难耐,就有多位司机因过度疲劳,猝死在方向盘上。因此,日常工作不宜提倡废寝忘食、带病工作,而应提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大喜大悲,大惊大恐。这是造成各种心律失常、早搏的最常见诱因,有的发生在当时,有的发生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后。一位中年男性,某日有领导找其谈话要其交代问题,当晚尽管月朗星稀,但他一夜辗转未眠,次日上午工作时,突然心脏骤停。这就是因为恐慌而造成的心理反应,极度恐慌会造成心跳加速直至猝死。
3、酗酒与饱餐。这两者都能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多诱发心律失常。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因上级参观,兴奋之余,酒量倍增,连饮白酒至深夜两点,天亮时突发心肌梗死,失去生命。酒精能诱发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是非常危险的因素。
4、过量运动。过量运动可伤害身体,诱发猝死,而且立竿见影,还不如不运动。一位老人,用力搬书时,一憋气,心脏骤停,成了植物人。一位干部,平时打网球没有任何不适,一次进行比赛,奋力拼搏,突发严重心绞痛,及时抢救后转危为安。因此适量运动助人,过量运动伤人,运动应因人而异,动静相宜。谨记“三不”:不攀比,不争强,不过量
5、豪饮冷饮。酷暑天,豪饮冰饮料也是近年突发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因食管在心脏后面,胃在心脏下面,心脏表面受寒冷刺激可诱发冠脉痉挛。一位29岁的青年,下班途中在一小店豪饮冰啤1升,半小时后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6、谨防两个“死亡三联症”。一是“冬天、凌晨、扫雪”,二是“饱餐、酗酒、激动”。这6个因素都是猝死诱因,且一旦联合在一起,则危险性更是大大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发生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后的第二天上午。另外,饱餐、酗酒与激动更是常见的猝死诱因组合。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猝死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健康是争取出来的,建设出来的,培养出来的,保卫出来的。从根本上说,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心态是百岁健康人生的钥匙,而钥匙就在你手中。
相关锤接,
猝死抢救的生死存亡4分钟
若发生猝死,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后,大脑细胞的能量ATP耗尽,随即大脑细胞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脑细胞死亡接踵而来。如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初级急救,并及时呼叫急救中心,将患者交给医务人员,则大概有43%的猝死者能存活;如超过8分钟才开始抢救,则存活率几乎等于零。因此,现场抢救十分重要。家属或在场人员在向急救中心呼救时,应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水泥地上。迅速做好以下三件事:①打开气道。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将患者下巴向上抬。②人工呼吸。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进行,第一次可连续2次吹气,使已萎缩的肺张开。每次吹气时看到胸腹部隆起即可。③心脏按压。抢救者一手掌根放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处,另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前手背上,手指交叉离开胸壁,按压时应注意垂直向下用力,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每分钟按压频率为80~100次,深度4厘米左右。可由两人轮流进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