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防治慢性胃炎 打好保“胃”战

作者:顾同进 汪鸿志 李增烈 肖淑琴

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等。疗程一般为7~10天。想知道是否已根治,可在停药1个月后,做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如为阴性,即已根治。
  
  重点——保护与营养胃黏膜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损害。一些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使之与有害物隔离,或可吸附有害物,或加速修复过程。
  硫糖铝(舒可菲) 被称为“多功能保护伞”,常用量每次1克,每日3~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偶有便秘、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可分别用胃肠舒(或镁铝合剂)、维生素B6,654-2(或颠茄片)处理。此药不宜与雷尼替丁、甲氰咪胍、奥美拉唑、多酶片同服,必须联合用药时应隔半小时以上。也有小袋混悬剂(如牛奶样)及口嚼片,服用更方便。
  胶态铋 国内常用的有枸橼酸钾铋(得乐)、果胶铋(维敏),后者可能略优,具有杀灭幽门弯曲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常用量每日4次,每次0.1~0.15克(即100-150毫克)。前3次饭前半小时服,第4次晚餐后2小时服。一个疗程28天,连用时应间隔一周以上,服用期间大便及舌苔发黑,停药后消失。服药时不得同时食用牛奶等高蛋白饮食和抗酸剂,以免减弱疗效。
  麦滋林 常用剂量为每次0.67克,每日3次,餐后用。少数人有恶心、便秘等不适症状。
  氢氧化铝凝胶或镁铝合剂 除有保护作用外,尚有较弱的中和酸作用,注意前者可引起便秘。胃病剧烈患者可加服利多卡因止痛。此药不宜用于有胃出血的病人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与四环素同用。
  其他尚可选用胃膜素、维酶素、猴头菌片(胃乐宁、胃乐新)等。
  
  辅助——对症药物选用
  胃炎有许多症状,但并不都是由“炎症”引起,完全抗炎治疗也不一定有效,说明引起症状的机制比较复杂,对症治疗不但可解除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建立治疗信心,是慢性胃炎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
  胃肠动力药 对早饱、腹胀、反酸等症状有效。吗丁啉和普瑞博思为常用药。后者对有便秘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慎用。
  抑酸药 慢性胃炎不一定胃酸高,有些萎缩性胃炎胃酸偏低,但对抑酸药的反应良好,可能与减轻胃酸刺激有关。常用的有雷尼替丁、甲氰咪胍、法莫替丁;亦可用奥美拉唑。
  助消化药多酶片、乳酶生、干酵母片等均可选用。腹胀明显的病人,也可加服二甲基硅油(消胀片)。
  有些沿用日久的复合制剂,常有数种功能集于一身,仍有使用价值,如胃仙-U、乐得胃、胃得乐、胃必治等。
  
  提醒——选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以上只列举了一少部分常用药物,当然不是说都要用。如何选择,笔者以为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参考胃镜所见和过去用药的反应来选择,努力做到解决问题个体化,而不强求一致或理论上“合理”。当前在用药中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服药多而杂 同时处方4~5种或更多药物,殊不知同时使用的药物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率越高,对已有损害的胃来说难免负担过重。
  2.随意使用抗生素 把胃炎当一般细菌性炎症来“消炎”,随意挑选单一抗生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这样做有害无益,尤其会给以后正规根治幽门螺杆菌带来抗药性的困难。
  3.要求“完全治愈” 慢性胃炎的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些变化是机体对炎症与萎缩的一种补偿和修复反应,除非重度改变,并非全是癌前病变,要求治疗到完全正常(病理切片的完全正常)不切合实际。何况目前并无肯定的“灵丹妙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定期做胃镜复查,做到基本无临床不适症状即可。
  
  防癌变——加强随访
  萎缩性胃炎癌变率每年虽不足1%,但定期胃镜随访是需要的,对胃黏膜较光滑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癌变可能性很小,可适当拉长随访间期,每2年1次。但对伴有息肉、异型增生、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需加强随访,视情况每6个月至1年随访1次,并做活组织检查。
  
  专家简介
  李增烈,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硕士,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悉尼大学内科客座教授。专业涉及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理、内镜、流行病等。
  
  中医篇:中医调治慢性胃炎有良方
  肖淑琴
  
  不管是胆汁反流还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都属中医“胃脘痛”“胃反”“痞满”等范畴。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饱胀或疼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口干苦、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也有毫无症状者。慢性胃炎,多为虚证、淤证或虚实夹杂证。中医治疗此病,一般根据病人的症状,结合舌象、脉象,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方法有以下3种:
  一、肝胃气滞型:胃脘胀痛连胁、口苦、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脉搏快、有如按琴弦之感称之)。治疗宜疏肝和胃,可选用中成药“逍遥散”。
  二、脾胃虚寒型:胃脘冷痛、喜按喜热、面色无华、大便稀烂、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宜温补健脾。可选用“香砂六君丸”。
  三、脾胃阴虚型: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口干舌燥、便秘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宜养阴润燥。可选用养阴名方“一贯煎”:北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8克,枸杞子15克,焦山楂15克,山药20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若伴有血淤,则表现为胃脘刺痛有定处、拒按、大便色黑、舌紫暗并有淤点或淤斑、脉弦涩,治疗宜活血化淤和中、缓急止痛,可选用“当归芍药散”。也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治疗。
  下面介绍几款方便有效的药膳。
  
  一、莲子煨猪肚
  猪肚1个,莲子50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人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猪肚和莲子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空腹温食。具有治疗胃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之功效。
  
  二、莲子糯米粥
  莲子50克,糯米50克,红糖一匙。莲子用开水泡胀,去莲心,倒入锅内,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旺火煮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可当做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有补中燥湿、健脾暖胃、止泻敛汗、安神固精之效。适合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睡眠不佳的患者。
  
  三、桂圆石斛汤
  桂圆5—10个,石斛10克,白糖少许。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白糖,小火烧沸一刻钟即可,不可久煮。此汤具有补脾健胃、补心益智、除烦热的功能。胃热重、舌苔黄者,可加入洗净的竹菇6克同煮食用。
  最后,慢性胃炎患者还须特别注意:饮食要有规律,忌烟酒,忌辛辣油腻及难消化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加强身体锻炼,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体质,也能促进胃炎康复。
  
  专家简介
  肖淑琴,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医工作40余年来,一直将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对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