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发意义

作者:徐颖瑛




  在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备受冷落,以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内容定位的央视《百家讲坛》的火爆格外令人关注。在《百家讲坛》所造就的学术明星中,讲史的占了大多数,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阎崇年等更是红遍了神州大地。《百家讲坛》讲史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重视历史“点”的挖掘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都属于通史体系,内容以概论性、介绍性的知识为主,教学重点落在“面”上。但历史事实上却正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事件、独特具体的个人组成的。这些事件和个人就是组成整个历史这个“面”的“点”。有“点”才有“面”,只顾“面”不顾“点”,“面”就难免空洞化。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的“面”过于空洞。才使得人们了解历史之“点”的愿望得不到有效满足,这才为《百家讲坛》今日的成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阎崇年讲清代皇帝,纪连海讲清代名人,就是将历史中的“点”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研究。这样的研究自然就会很扎实。很深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应该多一些对“点”的关注。教材和教师在处理重大的或学生比较关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应该多花点笔墨。让学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要比“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透”要好。
  
  2,用史实说话
  
  现在我们的教材和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以真理的宣布者自居。我们告诉学生的都是终极结论,学生不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只要记住再写到考卷上就行了。这样完全失去主动性的学习已经不成其为学习,又怎么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百家讲坛》的主讲者也有他们自己的结论,但这个结论都是在列出充分的史实之后才得出的。他们对于原始史料的熟悉让人惊讶又佩服。台湾学者龙应台介绍德国人怎样上历史课时这样写道:“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合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至于结论,学生要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课堂的论辩自己来下。”(《德国人怎样上历史课》)由史实而自己得出结论。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才能真正尝到应该学到的东西——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正是今天我们最需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
  
  3,思考自由
  
  有人评论现行的历史教材说:“古代史主要是农民起义和战争为主,近代史也主要是些事变、战争,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正确性,说明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的作用充其量不外乎是爱国主义。”指导思想上严重的教条主义使得教材内容呆板单调,无法和社会现实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产生联系,这也是很多学生不爱学历史的重要原因。看《百家讲坛》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看啊?原来只知道曹操是“奸雄”,听了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他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原来只知道和珅是贪官,听了纪连海的《正说和珅》才知道他也是有些真本事的,比如知识渊博、善于搞人际关系等等。《百家讲坛》中所讲的观点,并不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有些甚至遭到了强烈的批评。但制片人认为:“只要这些名家能够把自己的学说自圆其说,且能说得生动有趣,就是我们需要的。”这就是学术自由,也是《百家讲坛》受欢迎的很重要的原因。中学历史教学当然不同于《百家讲坛》,不能无限度地开放、自由,但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4,丰富的人文情怀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态度是毫不含混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最多再来一点辩证法的功过二分观。我们从中能体会到对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的崇敬与赞美,对庸主昏君、奸佞小人的厌恶与批判,却无法体会到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与同情”。这就使得历史人物成为了无生命的、空洞的名字,也就无法使学生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关注和探究的兴趣。但在《百家讲坛》里,主讲人将其还原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人们借助他们的讲解而了解了这些历史人物面貌的方方面面,体会到人性如何在历史中发挥作用。比如,《易中天品三国》说刘备“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斗争的需要,刘备沉默寡言(少语言),不动声色(喜怒不形于色),不像曹操那样高谈阔论,眉飞色舞,肆无忌惮地表现出英雄本色。但这不等于说刘备就不是英雄。在他那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甚至忍气吞声的背后,仍然荡漾着一股英雄气。这种英雄气不是表面上的,而是骨子里的。”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说明光宗朱常洛:“特殊的身世,坎坷的经历,使朱常洛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他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居然不给他生火取暖。他冻得浑身发抖,也不敢吭气,气得讲官郭正域训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再举一个例子。在万历帝病重时,朱常洛带着儿子朱由校(后来的天启帝)等去探望,守门太监拦着不让进去,朱常洛不敢抗争,从早到晚一直等在门外,后来是兵科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和东宫太监王安等周旋,他才见到父亲万历帝最后一面。”纪连海《正说和珅》说和珅:“英俊潇洒,很有才干。”“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和珅是一个会写诗的人,并且写得是相当好,书法也很好。和坤的老婆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在小儿子出生不到一周时间就得病去世了,在此期间他写了很多诗来安慰自己的妻子,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这样的描述和分析能让受众真正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历史人物的作为,思考人性与历史的关系,而不是只漠然地接受现成的观点。
  
  5,方法灵活多样
  
  《百家讲坛》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跟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一些讲课方法和手段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关注观众的兴趣和需要。电视屏幕上充斥的古装戏和古典文学名著激起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探究兴趣,《百家讲坛》的主讲者都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并照顾到观众的已有知识,所以人们才爱看。而我们的历史教学却完全无视受众,只顾自说自话。再如,《百家讲坛》的主讲者能利用穿插故事、情景再现、设置悬念、多媒体技术等各种方法来提高所讲内容的趣味性,而我们的历史教学却只有波澜不惊的平铺直叙。比起成人,中学生更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历史教学应该比《百家讲坛》更新奇有趣才对。可是现实却是差距很大,几乎没有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有趣的。除了教材本身,恐怕教师的学养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熊丽然在《“易风”来袭》一文中说:“我们常常也满怀着无比神圣与自豪的心情,去感受和揣测它在那个时代所掀起的波澜,不禁在心中为它呐喊喝彩、热泪盈眶。然而教材上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以及‘重点’、‘考点’却在无情地封杀历史为我们带来的激情与幸福,将我们自己的理解撕了个粉碎。把一个个灵活多样的思想钉在成形的‘十字架’上。我们甚至因此不能判断,历史究竟是可爱的还是狰狞的。我们迷惑了:学习历史到底意义何在?”这正是代表学生们对历史教学提出的尖锐批判。是的,可以说,应试教育已经将历史教学完全异化成了一门知识授受课,将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抽象为一个个知识点和“考点”,将活生生的学生看作接收知识的容器。现在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教师思考。应该说,《百家讲坛》的成功,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