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作者:宁 海




  从小学到初中,每册语文课本都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在学生看来,语文课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学习每一篇课文无非都是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等。难道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懂这一篇篇课文,考试时会做一些阅读题而已?本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初中语文教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教程,但初中阶段学习的大多是名家名篇,是我们教学写作的最好范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些写作的知识,并通过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人物描写
  
  初中语文课本里写人的文章不少,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阅读的角度理解课文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外,还应善于指导学生总结其写作的方法,并布置相应的写作练习。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5篇课文全都是写人的文章,每篇写法上各有特点。《邓稼先》采用了“横式结构法”,加上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写,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他的优秀品质。教师给学生练习写作可以就此模仿来练习“片段式”作文。
  学生写作文时,对拥有的材料难以取舍;选择了材料,又不懂得如何安排详略;叙述后不懂得用议论来点明事件的意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材精当,以少胜多,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了六件事,把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表现出来。无论是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详略安排、叙议的结合,还是全文的结构布局、过渡照应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来练习写入物的作文。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直观地了解并掌握了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详略安排、叙议的结合,和全文的结构布局、中间的过渡、结尾的照应总结等写作知识,使阅读水平、写作能力两者兼得。
  学生作文里有肖像描写往往显得没有具体的目的,写不出人物的特点。《音乐巨人贝多芬》抓住贝多芬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来写他不甚整洁的衣饰、蓬乱的头发、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厚的双肩、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表现出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里写左拉的外貌也不是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作者的主观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写人时,还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来各有侧重地对人物进行动作或语言的描写。总之,学生在学习这两篇课文后,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布置学生模仿《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通过写一次小聚会来进行人物描写就水到渠成了。
  
  二、场面描写
  
  《安塞腰鼓》按照敲鼓前的预备阶段、安塞腰鼓的演奏、鼓声戛然而止三个阶段来写。主体部分又从安塞腰鼓演奏的场面、鼓声、敲鼓的后生们的动作、舞姿四个方面,表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热烈的场面及其所蕴涵的激荡生命的力量。文言文《口技》则是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京中口技者的高超技艺。综合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可以让学生练习写“六·一”的歌咏比赛场面或者写学校举行的“迎奥运,跳大绳”比赛的场面。要求学生模仿这两课的写法,围绕主题,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去进行场面描写。
  
  三、给文章增添文采
  
  我们还可能通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赏识环节,教会学生给作文增添文采。
  1,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用了“暮色苍茫,大地一片黑暗……”写出了“我”的恐惧、无助的心理;《羚羊木雕》用“冷冷的月光衬托出”“我”的伤心;《最后一课》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烘托出小弗郎士欢乐的心情;《社戏》则用了江南水乡的夜景来烘托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急切、欢快的心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了七年级下学期,就可以结合春游活动,布置类似《暖暖春风伴我行》这样的作文,让学生写多次写过的“春游”,可这次写“春游”与以往的写法不同:题目本身就明确要求,必须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愉快心情,表现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走进春风、走进大自然的愉悦。
  2,运用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使文章起波澜。七年级上册的哲理散文《蝉》,就是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由蝉的噪声让人心烦写起:到最后赞美蝉所显示生命意义,揭示了抽象而深刻的人事哲理。八年级上册的《阿长与(山海经)》也是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写出“我”对“阿长”的崇敬、怀念之情。《故乡》则是通过20年前、后的“故乡”、“闰土”、“杨二嫂”的对比来表达中心思想。这些都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作具体的要求,练习写作。
  3,美化句式增添文采。可以依照课文的一些经典句式,生动形象地表达某种感情,使语言优美流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斑羚飞渡》里的“没有……也没有……虽然……但……”;《观舞记》里的“假如……假如……假如……然而……”等句式,就可以让学生灵活应用到作文里,给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
  至于细节描写、巧用修辞、精妙的开头、画龙点睛的结尾等方法,在课文中无处不有。我们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灵活运用。
  以上各项读写结合训练的内容,可以随学随练,与课文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与练,不管是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文的水平,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