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科学”期望:灵活把握期望的“度”

作者:张 茗




  [摘要]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早已达成共识。今以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为基础,从教师期望的实现机制看如何灵活把握期望值,并提出科学期望的原则与建议。
  [关键词]期望效应 实现机制 期望值
  
  期望,即期待、激励,是一种心理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某种期望将会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性格成长、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心理学早已证实了期望的神奇效应。在教育实际中,有些教师认为,要想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期望值越高越好,高期望才能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的迈进,高值期望是学生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有教师认为低值期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期望值低才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引发了期望值高低度的争论。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期望效应的发挥,但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对学生寄予期望,更要把握期望的“度”,“科学”期望。
  
  一、从教师期望的实现机制看高低期望值
  
  心理学家布罗菲(Brophy)和古德(Good)提出了教师期望实现的“五步模型”。第一步,教师期望某个特定学生持有的行为和成绩;第二步,由于这些不同的期望,教师对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第三步,这种区别对待,使学生了解到,教师期望自己是什么样的行为和成绩;第四步,如果这种对待一直持续下去,结果这种期望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行为;第五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绩和行为越来越接近和符合教师对他们的最初期望。
  我们再来看教师期望实现的具体运作。
  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有关的信息对特定学生持有期望。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主要包括学生的外貌、行为、学习成绩以及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教师据此形成对学生的主观印象,产生对学生行为和成绩的不同期望。一般来说,教师对聪明伶俐、漂亮、整洁的学生有好感;学生成绩优秀,智力水平高,容易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此外,有些教师对家长的职业、经济状况怀有偏见。
  第二步,教师在对学生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的基础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罗森塔尔把这些行为归结为四因素。首先是气氛,有积极的气氛和消极的气氛,教师为高期望的学生营造的是较为亲切温暖的心理气氛,如面带微笑、眼光注视、身体接触的次数多等,而为低期望学生营造的是较为紧张的气氛。第二是反馈,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表扬、批评或忽视,教师对高期望的学生表扬比其他学生要多。第三为输入,指教师给学生行动机会的性质,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学习材料、学习要求。第四为输出,指教师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给高期望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更有耐心地听取这些学生的回答。
  第三步,教师期望对学生目标和信心的内化和影响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的中介因素起作用的过程。无论是高值期望还是低值期望,都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发挥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最重要的不是教师本身的行为,而是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知觉。例如,高的期望值对于易受暗示的学生来说更多意味着压力,而对不易受暗示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动力。学生通过对教师期望的评估,或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信心;或认为不符合自己的情况,产生压力和焦虑感,或自暴自弃。
  第四步,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而实现的。教师期望通过学生自身的分析、理解、思考等认知环节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将教师的期望转化为自我期望,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出评价,产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第五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步形成教师所期望的成绩和行为。这就是教育中的“自我实现”。学生的新状态和原有信息的结合会形成新的教师期望,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让我们用实例来分析高期望值和低期望值对学生的影响。有这样几种假设:
  假如高三某班老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了“考取重点大学”的期望,显然期望值过高,那么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学生认为原来老师很重视自己,这种期望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考大学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无论自己怎样努力,实现的希望都微乎其微,反而会产生自卑心理和泄气心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把考上重点大学做为自己的目标,而是想另谋出路,对老师的期望无动于衷。从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第一种情况会出现积极的期望效应。
  假如老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考取重点大学”期望,也会出现几种情况:有的学生认为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为之努力,教师期望便会转化为学生自我肯定的精神力量;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加上外界的环境和竞争压力较大,虽然也认为可以实现,但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成绩也会下降。
  假如教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考取一般大学”的期望,显然期望值偏低,会出现的情况有:有的学生认为原来老师对自己没什么信心,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认为这种期望不符合实际,置之不理;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倒可以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
  假如老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期望值很低,甚至不抱期望,最大的可能性是造成学生自暴自弃。也有少数学生会奋起追赶,努力提高成绩。
  总之,如果期望遥不可及,学生只会敬而远之;如果期望不顾实际,荒诞可笑,学生只会愤而抗之;如果期望太过简单,唾手可得,学生只会厌而弃之。因此,教师的期望不仅要有合理性,还要有超前h生、激励性。
  
  二、在科学适度期望中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期望的首要标准是“适度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期望值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承认教师所设立目标的价值,乐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希望,具有实现的把握。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公式:情绪指数=实现值/期望值。在期望值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值越高,则情绪指数就越高;相反,在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期望值越高,则情绪指数越低,即失望感就越强。比如上一例中如果教师对成绩一般的同学提出“尽自己所能考取一般的大学”的期望,可能期望的激励作用更大。当学生实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后,会增强自信心,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感和成就感。在学生进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新的信息提出更高的期望。这将会使期望效应良性循环。
  
  2,教师期望的“超前性”
  “超前性”和“适度性”并不矛盾,超前是在适度基础上的超前。如果教师提出的期望恰恰是学生目前的状态,那只是一种评价,而不是期望。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师期望也应该以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客观基础,不能超出其发展的可能性,高不可攀的期望只能成为泡影。同时,教师的期望也不能停留在学生的已有水平上,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才是学生发展的理想之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