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中思想政治课例三则

作者:任启州




  评课,就是评某节课的效用,以评课为资源营造教研文化、深化课改、提升能力。如何评?课堂具有整体性,是一个从出发点通向目标的过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和目标是否达成。通常认为评课有“目标—条件—过程—结果”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最高层面是授课者有无目标意识。目标适当, “三维”就有达成的可能。目标达成就要挖掘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亮点,目标未达成就要找到其缺陷。
  
  1.找准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SP中学高级教师L老师执教的《银行的业务与作用》,整节课思路很清晰,教师从2008年小雨家受雪灾后需重建新房缺乏资金导入:可以到银行去贷款(银行的作用),还有其他途径筹措资金(银行的信用工具及其变化);接着引入银行加息的信息,对小雨家计划的影响(存贷款的意义、银行的作用、三大业务);再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温家宝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紧缩的政策(学以致用);最后是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回家后与爸妈一起查阅关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情况(知识迁移)。
  但整节课似乎有一种忧郁的氛围,那就是:小雨家受雪灾——建房贷款加息——国家货币紧缩,师生难以在快乐、融洽中营造“学习共同体”。这就涉及到教师在做课件时,如何加工、处理信息的问题,一方面要利用课件把问题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要摒弃掉消极的情绪。
  本节课以小雨家建房计划为背景,创造问题情境,但在这个情境里,学生们能否想到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陌生的贷款呢?课堂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应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问题的设置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才能与学生先共情、后共鸣。这个点的“本”就是让课有价值负载,它的“根”是实现从塑造“知识人”到培养“现实生活人”的转变,它的“魂”就是把课堂从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领域,关注和促进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贷款对大部分学生包括教师都不是很熟悉的,也不是大部分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从课题上看,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是两块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银行是做什么的,而作用是这一问题的延伸。业务有三: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办理结算,后两点对学生来说相对熟悉些,可以以此切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2.营造学习共同体
  
  QZ中学的高级教师L老师执教的《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熟知的银行名称,简要说明其作用;接着让学生读书,看书上是如何分类的;再播放国务院任命央行行长的新闻,引出央行与其他行的关系;然后让几位学生扮演银行行长,其他学生分组领取任务,找不同的银行行长办理业务,并以正确与否加减分数;最后,播出新设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情况,引入政策性银行;小结时,多媒体显示各大银行的法律地位。
  本节课各环节安排得很紧凑、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活动中得以内化。由此,课后有教师提出可以用连线题来代替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这样的意见还是没有弄清楚课堂上活动的目的、内容、作用。
  根据活动课的界定及特征,在确定活动课的目标时,除了补充学科课程不足外,也要突出它的根本性,即愈是人的发展所必须的、共同的、普遍的品质,愈应当成为目标的内容。活动课目标是由态度、能力、知识三个不同的维度构成,态度教育是活动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活动课目标的能力,主要是各种一般能力,这些能力的构成和作用都要比技能更复杂更高级,如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等。作为活动课目标的知识,远远超出了书本知识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宽泛性、新异性的特点。
  银行从出现、发展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进化与分类需要很多的时间,所有这些被吸收进入学科课程时,其真理性固然可靠,其新异性却早已消失。因此,学科课程所容纳的知识,总是现存知识总体中相对稳定但也是相对陈旧的部分,总体而言学生学习它是合理的。但它外在于学生的生命,一些已经显示出长久生命力的内容也不能够及时为学生掌握,这无疑是学生的一种损失。银行业目前的状况如何,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一些看来尚不成熟或尚未来得及吸收的东西,完全可以在活动中登堂入室,从而使许多有价值的新的学科知识及时为学生获得。通过活动使静态的知识立体化,赋予知识以意义,特别是对于国家、社会、人类共同命运至关重要的内容。
  如果由于教师未能领会活动课背后的理念,使活动有操纵之感,难以水乳交融,缺少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师生与组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课堂教学也就难以成为师生生长的共同空间、师生共同经营的“学习共同体”。
  
  3.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BH中学的高级教师z老师执教的《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在课件制作上有音频、视频,课堂上有活动,但热闹的背后,难免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脱离了学生的现实需求。
  首先是学生现场模拟购买牙膏,谈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多媒体显示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部门,问维权的途径,抛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消费者,你的权益被侵害了,会不会去维权呢?学生开始讨论,有一位学生说: “我不会去维权,因为如果价钱很少,费时费力费神地维权,的确不合算,划不来的。”教师接着放多媒体显示:2008年3.15晚会表彰7位维权人士的事迹,今年的消费主题口号是:“消费与责任。”然后问学生该不该维权,学生异口同声“该”,教师总结说“对”。
  对在哪里?概念被偷换了,应该抓住“会不会维权”与“责任”,找到二者的关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可惜如此有价值的信息,被教师给摒弃掉了,留给学生的仍然是抽出了生命意义的知识,知识的价值、意义给湮灭了。
  本节课从模拟购物切入,这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并不能创设情境,产生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仍然是按教材上的框架结构来安排,这样的逻辑安排是静态的。怎样把它变成动态的呢?这就需要有一种冲突,造成学生的心理困境,导致问题的产生。智慧来自对生活的观察,认识的增长始于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表象进行追问,才能在探究中凸显知识的意义。
  学生提出的“价钱少,费时、费力、费神而不愿维权”,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正因如此,那些打“一两毛钱”官司的人成为社会的英雄,正是他们净化了市场,推动了法制的完备。教师在这里应该发现学生内心的冲突。怎样利用这个冲突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呢?权利与义务不可分割,今年3.15主题是“消费与责任”,公民放弃了权利,并不意味着没有责任,个人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个人的社会责任呢?这样把个人维权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就能使学生从“小我”升华到“大我”。
  教师只有细心观察,不断追问,打破僵化的、静态的知识框架,才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可能的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促使他们自由和谐地发展。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涉及知识体系中知识观的转变。
  新课改不是淡化知识而是渗透了新的知识观。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更高一个层次。如课堂教学从贷款入手,我们就要考虑它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吗?是否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知识是抽象的,但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要找到这个点,才能抓住一节课的根本,否则,目标分解之后就把总目标忘掉了。对知识的分析时要进一步追问:银行分类,为什么要这么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使静态知识动起来的意识。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它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照本宣科只能提供给师生一个平面的知识,它是毫无生活意义的。单向趋同化的教学设计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和师生之间无法发生思想碰撞、交流,以及想要解决问题的需要。如怎样看待维权成本与维权责任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公正,这就要上升到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在价值观上与学生贴近,渗透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不能只看教师怎么做,还要留意学生的处理方式,发现学生的生长空间,激活学生的内心需求。当知识、经验与生活发生冲突时,我们就要敢于破坏其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问题解决,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