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作者:刘胡权




  [摘要]乡村教育与教育民俗在空间、主体、寓所及内容分类上存在着本真的同一源出关系,而在现实中二者却是淡出、游离的关系。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对乡村教育保持自身特色,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乡村教育 教育民俗 本土知识
  
  在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的今天,乡村文化面临着一系列危机,有学者甚至认为乡村文化的失落直接导致乡村教育的迷茫与落后。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教育民俗的如是性(thus-nesS)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从内容分类来看,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缩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都是“他者”的世界,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为人们所看不起眼,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述,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踢毽子、翻绞绞(女孩玩绳,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注重对孩子的管教,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没有固定工作,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学专门技术,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或者为有钱人打工,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在这样的学校学习,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首先,经济的现代化,城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