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西方儿童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儿童教育研究述评

作者:孙照保




  【摘 要】 西方教育思想史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在这些著作中,折射出他们对儿童地位的不同理解:即儿童是未来国家的公民、自然人和民主社会的新人。儿童的教育方式也在不停地转变着,真正的儿童的世纪还是需要等待的。
  【关键词】 儿童观 国家公民 自然人 社会人
  
  一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受到哲学滋养的教育思想家很多,他们写出了很多著作,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在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正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人类,去审视着儿童,去构建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大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理想国由三类人组成,即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据此他提出了不同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国家的好公民和社会中能干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大事,应该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儿童3岁就应当进入附设于神庙的儿童游戏场接受教育,6岁至18岁,男女儿童要分别进入国家开办的学校接受普通的教育。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是理想国中的四大美德。不过,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处在最高等级的哲学家才具有智慧的美德,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统治一个国家。这种有等级的培养方式,在一开始,就暗含着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也暗含儿童的地位的不平等。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由能干的国家人变成了真实的自然人了。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由教育赐予我们。”卢梭进一步指出教育有三种: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的教育。当这三种教育相互冲突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当三种教育和谐一致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就是良好的。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他呼吁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卢梭称那种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儿童现在的教育,那些使孩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的教育为野蛮的教育,会让本应快乐的童年时光却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这种教育最大的成果将是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对当时贵族之家将男女儿童打扮成小绅士、小贵妇的样子极其反感,称之为荒谬的时尚。不适合儿童活动的衣着,会使他们在漂亮的衣服下面失去他的自由和快乐,养成奢侈的习惯和贪图虚荣等不良心理。那种把儿童当做大人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对自然人的扭曲。因为儿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年人的思想去代替儿童的思想和感情,是最愚蠢的事情,是把教育引入歧途的原因。自然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杜威看来,传统的教育有着三大弊病:教育与社会脱离;教育与儿童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杜威反对那种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外在的教育目的不能估计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固定的目的呆板僵化,不具灵活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具体情况;终极的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因为世界是变动不定的。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些是杜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教育下的定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当然杜威从不讳言教育与生长的社会性的目的,因为杜威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那么培养民主社会的新的社会人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新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服务精神;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能为社会发展尽力。
  从柏拉图的国家人到卢梭的自然人再到杜威的社会人,儿童在教育思想家的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正是基于对儿童地位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各自的富有时代意义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
  
  “在一切动物中,男孩子是最难管理的,因为他们的理智的源泉还没有加以规范,他们是一切动物中最狡猾、最敏锐、最不驯服的,所以必须用很多缰绳把他们勒住。”阿里斯托芬在《云》中有这样的描写:“首先,绝不准孩子哼一声,来自城里同一地区的孩子得整齐地列队通过街道上音乐学校。身上只穿极薄的衣服,哪怕鹅毛大雪也是如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教育儿童的方式还是以灌输和体罚为主。
  “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其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褪掉。”“正如鸟生而能飞,马生而能跑,野兽生而凶残,唯独人生而具有敏慧而聪颖的理解力。”在昆体良的心目中的儿童将是未来的雄辩家,他们缺少的不是天赋,而是培养。儿童天生具有可教育性,因此儿童一出生,做父亲的首先要对他寄予最大的希望,然后精心地关怀他的成长。“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在夸美纽斯的理论中,强调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存在着一种秩序,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儿童就处在生命的春季,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的发展有它的规律,那么人的发展也就有着自身的规律。尊重规律也就是尊重儿童。
  在柏拉图的时代,就开始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尤其是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寓学习于游戏中。但是强调游戏要有选择,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夸美纽斯认为,爱好活动、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智慧总是在紧张地活动,甚至可以得到磨练;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游戏不等于儿童的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在这些游戏中得到充足滋养的绝不仅仅是身体的或者说是肉体的力量,而且也在不断地肯定地可靠地显示出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游戏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在他看来,他甚至主张在每个村镇应当具备一个自己的、供儿童使用的公共游戏场所。
  福禄培尔提到幼儿的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self-activity。他认为,自我活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