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创设交流型数学课堂文化的几点认识

作者:邓永翔




  课堂中的有效交流是激发学生智慧火花和创新思维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教学文化,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交流——形成课堂沟通网络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与数学教材的“交流”,是课堂交流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中心。学生与教材交流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和富有个性化学习的良好方式。教师可以将主要问题分解成有递进关系的子问题,使各问题的难度恰到好处,又能起到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的作用;问题的结论也可由学生来下,尽可能要求学生使结论一般化,让学生经历成功地与教材交流的体验。
  其次,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着眼于利用学生在知识背景、认知策略、思维持点、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构建学习的外部动力。一般通过构建异质小组,轮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达到优势互补,相互激励,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互相帮助,使学得快的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弥补大班学生人数过多带来的不足。在交流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观察学生的交流活动,了解信息,并要及时点拨,以使之顺利开展。
  此外,还应该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应多做反应式倾听,确认学生发出的信息,对交流信息以正面肯定启发、赞赏鼓励为主,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对思维受阻的学生,应该给予点拨启发和诱导,或者从另一角度重新提出问题,帮助他走出困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网络化、条理化、结构化,通过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与学生共享思考和顿悟的快乐。
  
  二、交流——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温斯顿认为,当教学是交互式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分析探索知识的框架,学生则为教学提供一个有关学习任务的详细知识,每个人都会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师: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多数学生认为任意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教师再次组织全班交流,最后学生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发表评论: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活跃,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就会找到不同的思路,并获得不同的理解,交流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在交流中,知识得以确证,在补充中意义得以拓展。数学课堂由此而充盈着猜想、例证、质疑、争辨、补充、拓展,数学学习由此而成为学生“做数学”的生动过程。
  
  三、交流——促进学生课堂评价的发展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例如:在教学两道题:竖式中,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学生汇报。生1:我先从因数42中考虑。有两种可能4×3=12,4×8=32,逐步推算,就可以得到另一个因数为43。生2:我也是这样推算的,但有一步错了,结果也错了。生3:我用172÷4=43,这个商就是要求的另一个因数。全班学生对上面的情况进行评价,生4:我认为生3的方法比较好。生5:我用的方法和生1的一样,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我打算用生3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生3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他为什么能找到这个方法?学生进一步思考交流。生3:我是根据口口×4=172想到,172÷4=口口。生7:它能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评价比老师赞扬的话要实用得多,学生也乐于接受。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尊重、接纳、欣赏每一位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领域的发展,还关注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他们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的建构——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体人格。
  
  (作者单位:南宁市东葛路小学,广西南宁,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