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走近“爱哭”的女孩

作者:凌美茜




  第一次接触
  
  来到支教小学的第一天,不顾旅途的疲劳,我们准时参加了开学初的校务工作会,会上除了落实教学任务,还落实课外看管学生宿舍的任务。末了,领导说了句:“这里的孩子自理能力还行,就是203宿舍比较难管,因为有个女生很喜欢哭,有时晚上哭得特别厉害,同学们都称她为‘哭星’了。”我的心里不由地“咯噔”一下,203宿舍不正归我管吗?
  散会后,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203宿舍,这是一个有21个女生的学生宿舍,床位分布得密而有序。对于一个新老师的到来,孩子们还是比较好奇的,就这样,我们聊了起来,孩子们倒不拘束,还挺活跃。我实在看不出谁是“爱哭”的女孩,但内心又很想了解,就没遮没掩地问起来:“听说我们宿舍有个爱哭的女孩,她是谁呀?”她们不约而同地指着上铺一个大约10岁的女孩:“就是她呀——小珍!”只见那个女孩顿时脸红了,低下头,羞愧中似乎包含着一丝不快。我赶忙说:“小珍爱哭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她已经比过去懂事了,对不对?”她却一言不发,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我当时还要忙别的事,很快就结束了第一次接触。
  
  哭声消失了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每天进入203宿舍两三次,检查孩子们的纪律、卫生及作息情况,也在交谈中了解她们的家庭情况。渐渐地,我了解到这个宿舍和别的宿舍一样,80%的孩子都是山区儿童,他们的家在离学校很远的大山里,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寄宿在学校里。
  第一周过去了,第二周又开始了,203宿舍的情况令人满意,“爱哭”的女孩哭声消失了,到第二周星期四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还得意地对几位老师说:“你们看,203宿舍还不错吧?哭声消失了!”
  
  劝不住的哭声
  
  谁知,夸口才不过几个小时,就在这一天晚上学生宿舍熄灯后不久,203宿舍传来“嘤嘤”的哭声,声音中带着几分忧怨。我打开宿舍的门,看见孩子们都睡下了,有的用被子蒙着头,有的用手塞耳朵,显然对她的哭声不耐烦了。我走到她的床边轻声问:“小珍,为什么哭?是身体不舒服吗?”她没有答应,哭声停了又起。同宿舍的孩子都对我说:“老师,您就别劝了,她没有生病,就是这样爱哭。”接下来,校长及几个老师都去劝,都无效而返,哭声不但没止住反而更凶了,令人心烦意乱。我哪里睡得下?又来到了203宿舍,刚推开门,一个小女孩快速地从床上钻出来,轻拽我的衣襟示意我到门外去。刚走到了门外,她就俯近我的耳边对我说:“老师,您别劝她了,您越是劝她越哭得厉害。你们都不来,一会儿她就好了。”也许同伴更了解她,我只好带着疑惑离开了。
  
  女孩为什么哭
  
  一天早操结束后,晨光中我搜索到了那个“爱哭”女孩的身影,发现她独自一人在花坛边赏花,正看得入神呢。我走过去,微笑着对问她:“小珍,看花呢?我也喜欢花,咱们可以交个朋友吗?”她快活地说:“好啊!”我惊异了,没想到她这一次竟这么爽快。
  我拉起她的小手,很高兴的样子。我说,“既然是朋友,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她说:“什么问题呀?”我盯着她的眼睛,直截了当地问:“你为什么爱哭?”她望着眼前的大山,沉默了。很久,她才不情愿地说:“我想爸爸妈妈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和小珍的身边,已经围着了一群孩子,其中有个女孩对我说:“她的妈妈爸爸去广东打工,已经5年没有回来了。”另一个女孩补充说:“只是她的外婆过世的时候,她妈妈回来过一次,没几天又去广东了。”啊,原来是这样,我惊呆了。
  
  女孩的花语
  
  知道女孩“爱哭”的原因后,我常找她谈话,逐渐地了解到她家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山那边,步行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还了解到她每双休日回家是寄住在伯父家里的,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也和伯父一起生活,而伯父却还是没成家的人,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个人张罗,伯父总很忙。可想而知,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是这个女孩最想要的。之后,有事没事,我就接近她,陪她说说话,和她说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也让她讲自己的故事。我发现,小珍变得比以前快活了,话多了,在宿舍里的表现也积极多了,爱笑了。
  一天傍晚,夕阳刚刚落下,我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窗前突然闪过一个小女孩的身影。我一看,是小珍,她已经站在门口了,背着小手不好意思地看着我笑。我说:“小珍,有事吗?”她从身后掏出一把花儿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我手上,对我说:“老师,送给您的。”说完飞似地跑了。我仔细地端详着这把不知名的花儿,碧绿的枝叶,白色的花瓣,金色的花蕊,弥散着淡淡的芳香,美丽而淡雅……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种花被当地人称为“无忧草”,它长在山坡、路旁、田野、山洼,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喜欢迎着太阳开放,花开得特别热烈……我多么希望,那个“爱哭”的女孩,也如这花儿一般,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多一些微笑,少一点哭泣。
  
  后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致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会获得成功。”对于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寄予老师的希望是很大的,老师必须承担着多重角色,既要给学生亲情的呵护,又要给学生友情的温暖,还要给他们科学的教育。记得著名作家左拉曾说:“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让我们把更多的爱献给留守儿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