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渗透
作者:刘 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基础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近年来日益要到人们的重视,被评为“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该公约,使我国较早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2005年我国开始进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与评审工作,并于2006年获得国务院批准。随着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高涨,如何紧扣时代的要求普及这一思想,并将其移植到下一代的头脑中,基础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才最终得以确定。其名称大致经历了从“无形文化财产”到“无形文化遗产”,又到“民间创作”,再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最后才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内涵也不断修改、完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①口头传统和表述;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一些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与自身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做了更加详细的阐释:①各种口头表述,包括对群体有意义的诗歌、史诗、神话、民间传说及其他形式的口头表述,也包括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②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宗教表演等表现形式;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重要的节庆、游戏、运动和重要集会等活动,有原始感的打猎、捕鱼和收获等习俗,日常生活中的有意义的居住、饮食习俗,人生历程的各种仪式、亲族关系及其仪式、确定身份的仪式、季节的仪式、宗教仪式;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包括时空观念、宇宙观,对宇宙与宗教的信仰,巫术,图腾崇拜,记数和算数的方法,历法纪年知识,天文与气象的知识和预言,海洋、火山和气候的知识与对策,农耕活动和知识,植物的知识等;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包括传统的冶炼等传统工艺技术知识和实践,医药知识和治疗方法,书法与传统绘画,保健与体育知识,畜牧产品、水产品、果实的处理,食品的制作和保存,烹饪技艺,工艺美术生产、雕刻技术,包含设计、染色、纺织等环节在内的纺织技艺、丝织技术,包含文身、穿孔、彩绘在内的人体传统绘饰技术等;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基础教育融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的意义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及日常生活当中,然而真正了解,并形成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人却并不多。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融入基础教育领域,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基础教育能为普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舞台
我国数千年来创造并积累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含了丰富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格、精神力量、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然而,这些仅能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濒临消亡。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因此,高度重视,大力开展普及宣传和教育是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
在普及宣传教育方面,基础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一些教育学家所呼吁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校园是青少年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最主要的土壤,因此广大中、小学校积极行动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完全具备可能性。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一些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不仅是其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信仰等的产物,也代表了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因此,依托本土传统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学校“应为”和“能为”的职责。
2.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更体现了这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大量丰富、生动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拓宽学生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内涵,是一个国家核心思想的表达,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如果把这些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或是其他活动中去,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将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故事、民间音乐、舞蹈的内容融汇进去,可以为课堂内容增添不少色彩。第二,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举办一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活动、民族歌舞晚会等等,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书本知识之外的经验与感受,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品质。
三、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进中小学课程
1.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课程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可以作为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而且有利于实现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因此可以说非物质遗产确实能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教师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只有教师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课程资源的时候,才真正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展现给学生。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敢于打破视教材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使自身不仅成为资源的传授者,还要担当资源的探寻者和建构者。
2.挖掘教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点
现有的教科书中有些是直接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的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相关。这时,就应该把握或者扩展这部分内容,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保护意识。例如,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就讲到“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成就”,还把“元杂剧”、“昆曲”和“京剧”列为了重要概念。昆曲和京剧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但是在教科书中并未提到。在地理学科中,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是讲“中国的地理差异”,在阅读材料里提到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进一步补充一些关于居民生活、服饰、饮食、风土人情、节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也是不无裨益的。
3.努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
我国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中,校本课程的建构应该着眼于本校特有的传统与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积极开发课堂、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有价值的资源。而本地区优秀的尤其是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更应列入课程计划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例如,可以将剪纸、刺绣、陶艺、木雕、泥雕、皮影、年画等的制作或作品展示纳入校本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欣赏。同时要注意“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的结合。请社会上的民间艺人、专家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出学校,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历史遗迹等,了解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