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析

作者:马宽斌 戴甲群




  挫折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成因,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因此,历史学科应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1.中学历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这种过渡性决定了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譬如,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此,必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青少年成长背景的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从自然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这场变革的洗礼。在社会变革的考验中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及社会选择的结果,对于人尤其是对于失败者都可能造成高度的心理紧张,或造成严重的心理挫折。因此,在学校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为青少年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作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2.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方法很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首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挫折教育的理念。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目前,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吃透,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蕴涵的挫折教育目标就很少去挖掘并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所教内容渗透挫折教育。例如,岳麓版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在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可以确立这样的挫折教育目标:以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为榜样,培养自身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再如,在教学高中岳麓版新教材中的必修模块(I):《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确立这样的挫折教育的目标:通过了解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的情况,认识辛亥革命志士愈挫愈勇的斗争意志,体会革命的艰难与曲折,弘扬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其次,挖掘历史教材中挫折教育的因素进行挫折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中挫折教育因素进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例如,在教学中结合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警句的教学,以及通过对秦桧、慈禧、袁世凯、汪精卫等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历史行为的批判,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失去信心,有些意志薄弱者,甚至会轻生自弃。利用青少年的模仿心理,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困难中磨练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再次,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挫折认知教育,打下承受挫折的心理基础。心理学家认为,在挫折的组成要素中,挫折认知最为关键,学生的挫折感,往往不是来自挫折本身,而是来自他们对挫折的错误认识和消极心理,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挫折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挫折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普遍性。历史上未经挫折就顺利地取得成功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成功人士是经过失败痛苦的煎熬后才取得成功的。“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应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失败和挫折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对人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是片面的。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其原因就在于逆境可以提高人的耐挫力,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更易在创造和实践中获得成功。第三,要教育学生认识挫折并非不可战胜。挫折只是表示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失败。如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并没有因挫折而放弃音乐,而是继续刻苦作曲,终于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从贝多芬的坎坷经历中,青少年学生可以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要领悟挫折的价值,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利用和转化,就一定能战胜挫折,获得成功。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或创设一定的近似情境,进行挫折教育。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决定了挫折情境会自然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如学生学业上的失利,家庭的变故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此外,也可以人为地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让一些平时学习一帆风顺的优秀学生偶尔考得差一点,让其体验失败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演一些历史悲剧,使其体验挫折的感受,然后引导他们学会调控因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3.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把握挫折教育的“度”和“量”。一个人生理条件的改善,社会经验的积累,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耐挫折能力的培养和增强也只能是循序渐进的,决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任何挫折都不可避免地会给人带来痛苦,使人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如果痛苦的强度超过了个体的承受力,或者个体长时间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个体的心理就会受到伤害,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所以我们在安排学生接受挫折体验的同时,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耐挫折能力的现状,掌握好度和量。否则,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要正确理解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适当地亲身体验人生的艰辛,达到磨炼意志,增强对付挫折的能力,如果只是简单地为吃苦而吃苦,或者以吃苦为目的,就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失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有些教师或“过来人”,总喜欢拿他们经历过的艰辛、坎坷与现在的学生比,对学生的困难和挫折不是积极地帮助解决,而是动辄以“我们过去怎么样”,“现在的学生太不能吃苦了”来训斥学生,对学生的人生坦途似乎有点不太气顺,好像非得也让他们像前辈一样吃苦受罪才感觉心理平衡,甚至要找点什么茬子来整顿他们,把强迫学生参加体力劳动,让其“吃点苦头”当作挫折教育。此类做法偏离了挫折教育的方向和目的。不管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志”,或是“饿其体肤”都只是一种锻炼意志的手段,而绝不是目的。
  第三,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既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共同性,注重效率,更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实施挫折教育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突破口,教师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年龄特征、阶段性挫折问题及心理成熟程度,选择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加强挫折教育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