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触摸文本“心脉”,关注“文化细节”

作者:颜映丽




  课堂教学活动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但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愈发感受到教学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趣味性。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教学细节有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错误时的包容……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师生对文本某个“文心”的深度开发,鉴赏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课堂节奏,使学生饶有兴致的品味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因此,师生找到文本中心的“心脉”,把握好文本的“文化细节”,随即展开深度开发、潜心品味、倾心对话、充分实践和意义建构,是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关键。对此,本文就几个关键性细节的操作和运用,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作者语言的聚焦处
  
  找准文本中语言的聚焦处,触摸文本的“心脉”,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在《老王》一文中,杨绛沉淀简洁的语言,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教学本课时,要抓住全文语言的聚焦点“愧怍”这个词,先让学生找出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引导学生理解“愧怍”这个词的词意;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愧怍”?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了解杨绛的“愧怍”是有一个过程。起初,作者并没有感到愧怍,而是同情;接上去,对老王的感觉就开始同情了;后来老王临死前给作者送香油鸡蛋的事,给了她极大的触动,渐渐明白过来时,感到十分“愧怍”。抓住语言的聚焦处,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加正确引导,孩子们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作者语言的“平凡”处
  
  文本当中有许多小细节,看似很平凡,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只要你去触摸这些语言的“平凡”处,关注“文化细节”,就会发现“平凡”处其实却蕴涵着不平凡。例如:《济南的冬天》不以鲜亮的色彩和工笔细致取胜,而以素雅的笔法简笔勾勒出精、气、神、貌,可以说是大家手笔的小水墨画,这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文中的“小”字看似平凡,却极富情趣和意蕴。在老舍的笔下,偌大的济南城成了“小摇篮”,周围环绕的也就是“小山”了,下的雪也就是“小雪”,而雪后秀气的小山上卧着的是“小村庄”,此景便成了“小水墨画”。这种精致的“小”在文末的写景中再显神妙,“小团花”、“小灰色树影”,本是缺少生气的景色,放在济南的山水自上而下的“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中,却小巧得温柔可爱、生机勃勃。
  全文12个“小”字将济南及其山水“小化”、“美化”“灵性化”,浓缩济南冬景的精华。作者这样独特的写景视角和语言表述极富创意,堪称经典,由此营造了令人心醉神往的温馨情境,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深情。教学时。教者应从这看似平凡处入手,通过朗读、品赏精巧的语言,字斟句酌地啜饮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那一份表达,领悟出平凡“小”字中蕴涵的神韵。
  
  三、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作者语言的精妙处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的语言各自富有特色:有的婉转曲折,有的巧比妙喻,有的清新明朗等。如《雨说》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雨”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诗歌意境优美,节奏欢快,语言生动、凝练,融典雅的语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反复吟咏,仔细品味,感受词语的丰富之美,感受诗歌的魅力,学生一读一思,一思一得,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触摸文本的“心脉”,通过品赏这些感性的文字,推敲语言的精妙,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
  
  四、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文本的空白处
  
  “空白”是中国国画的技法之一。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在画面上留有大片的空白,给赏画者充分的想像空间。许多优秀的文本作品也如此。鲁迅的优秀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阿长如何买山海经?其中费了多少周折?作者没有写,而且是故意不写她怎么买到山海经的,把想像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仅仅一句话,一个场面,却有那么震撼人心的力量,主要靠前面铺垫蓄势,后面称颂烘托。可见,有时候,在重点上面也不一定非要大事描写不可,靠铺垫烘托也可以使一两笔描写显得光芒四射。教师不妨触摸文本的“心脉”,把握好这一空白处,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根据文中的提示,将阿长买山海经部分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运用上多种描写手法。利用好这一空白处来作文章,对学生语言的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大有裨益。
  
  五、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文本的冲突处
  
  “文本细节”往往就在文本的冲突处利用好这些矛盾冲突,让学生展开讨论,畅谈自己的看法,既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教师利用文本的冲突处,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对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并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时间和机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深入,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这样,比老师单一的讲授,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寓思想教育于无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触摸文本的心脉,“文化细节”就在文本的文脉里
  
  “文化细节”往往就潜藏在文本的文脉里。《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在教学时,应抓住文本的文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并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体悟诗中字里行间充溢着的对母亲炽热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学生在品味朴实、清丽的语言的同时让孩子们接受到文学作品里流淌出来的那殷殷真情,把这种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那些常常会被我们忽视的爱的细节,学会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的爱。善于捕捉文本的心脉,把握好契机,语文课堂就会不断流动着真情,散发出人文的光辉。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的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只要我们触摸文本的心脉,把握好文章的“文化细节”,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更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让课堂充盈着心灵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成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