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构建乡土文化脉系 引领学校文化健康发展

作者:张守信




  我校立足地处苏北农村的实际,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创办“三园文化”教育基地,构建乡土文化脉系,使空洞的德育有了实在的载体,走出了一条以校园乡土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因地制宜。构建校园“农博园”
  
  苏北地区的传统农具和农村生活用品很有地方特色,代表着一种地域农村农业文化。如今,由于经济的发展,传统农具及器物慢慢地被人们遗忘,甚至消失了。但是那吱吱作响的水磨,缓缓走来的牛车,古色古香的瓦罐,能够唤醒人们对乡情的回忆,可以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校从这一实际出发,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积极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建起了江苏省第一家校园“农博园”。我们创建“农博园”这一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过程是这样的:
  
  1.组织调查,追寻历史内涵。首先,利用每周的地方课,组织学生开展传统农具调查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方案,召开讨论会,按区域分组调查,寻找农具,查找资料,请教老农。其次,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传统农具信息,撰写介绍农具的短文,从中体会乡土文化深沉的内涵。
  
  2.精心策划,展示乡土文化。历经三年多时间,我校建成了校园“农博园”,有以“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教育”为主题的15间展厅。展厅展出了蓑衣、斗笠、八仙桌、灶台、各种炊具及生活用品,犁、耙、耩、磙子、土翁、石磨等农具。
  
  3.开展活动,拓展德育空间。学校利用“农博园”在学生中开展“访农户、看农变、知农忧、听农乐、写农事、诉农情”的“六农”社会综合实践系列活动。一批批学生从“农博园”走进新农村,看乡村面貌变化,看农户家庭变化;了解农民新想法,了解农村新事物,体会农民新感受……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开展了征文、演讲、绘画、板报稿征集、编辑农具资料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我校“农博园”的建成,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找到了厚实的文化思想载体,深得领导专家的赞誉。2005年12月4日原江苏省副省长王湛同志(现为江苏省人大副主任)随访我校后,欣然题词“梅花香自苦寒来”以作鼓励,并称赞我校:“德育基地建设堪称农村小学的典范。”
  
  二、与时俱进,筹建乡土树园
  
  2003年,我校积极响应江苏省宿迁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宿迁及乡土树种进城镇的号召,通过多种途径,筹建了校外基地一“乡土树园”。学生通过采集树种、栽植树苗认识了本土树种的多样性,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分清了乡土树木的种类,能辨别说出多种乡土树木的名字,了解其生长习性,能画出树木的枝干及叶子的形状;在管理过程中,学生们浇水、松土、捉虫、喷药等,了解了树木的特性。这些知识是学生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它有效地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乡土树园”筹建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教育、环境教育,激发了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三、雕刻“梅园”,提升校园文化精神
  
  校园文化环境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将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联系我校“梅花实验小学”品牌资源,在成功建设“农博园”与“乡土树园”之后,2006年又启动了“梅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梅花独放天下春。梅花以其形色高雅、刚毅、圣洁,被人们用以比德。我们雕琢“梅花文化”,旨在引导师生由欣赏梅景梅花继而品味梅品,提升人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训“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在精神实现对接,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建设梅园物质实体。通过全校讨论、征集意见,形成方案,启动“梅园”工程。内分三部分:展放实物的梅居、种植多个梅花品种的梅林和装裱着与“梅花”紧密联系的诗词歌赋、学生作品的梅苑。
  第二步:征集与“梅花”有关的文化作品。动员全体师生搜集中国历代名家诗词歌赋,组织师生书写装裱,张贴悬挂。
  第三步:开展活动。唱响“梅魂”。一是围绕“梅花”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我爱梅花”征文、征画活动,以“歌咏梅花”为主题的绘画、书法比赛,吟颂梅花诗词歌赋的朗诵比赛等。二是积极开发以“梅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三是拟定每年12月为梅花月。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师生进行行为和审美塑造的过程。我们相信,我校乡土文化教育的成功,必定会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