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从“春风又绿江南岸”说起

作者:张 枚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其实在这句诗里不仅仅是这个“绿”字用得好,还有一个也用得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字,通过这个“又”字,使全诗上下联相联系,使前后句相映衬,从而充分表达了诗人面对春风明月这美景而产生的对时光已逝的感叹和长期在外欲归不得的思乡情怀。如果把“绿”字作炼实词的范例,我们也不妨把“又”字作炼虚词的范例,而且“又”字更能反应作者的情感。但是,这种分析常常被我们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所忽略。
  其实,现行中学语文教学所忽略的又岂止仅仅一个“又”字这样的虚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语文知识已逐渐地淡出了语文教学的现实,传统的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受到了最为严厉的质疑。这或许是因为一大批教学新观念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后引起的震荡——似乎语感、感悟、体验等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脱离语言知识之外进行,也可能是因为过去的语言知识确实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而当前的语言知识教学又拿不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但这不应成为语言知识淡化的理由。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照理,作为教学活动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应当是明确而又集中的,但实际上,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却极其模糊、异常繁杂。
  最常见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到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目前每篇课文大约三课时,而感悟、体验、发表个性见解的活动时间就占了一大半,试问,我们有多少时间在真正地学到语文所应学到的学科知识?语言知识中语法知识则更是无人问津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语言知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一套死的语言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是为了更好地增强他们良好的语感,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是为了帮助他们防止出现或减少语病,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因为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我们并不是死板地让学生仅知道这里用了一个虚词。就语文教材内容而言,它们的内容可以直接分别地划入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等内容范畴。但如果守住了语言知识、语言形式这些原则,教的即使是政治论文也不会上成政治课;但如果放弃了语言教学,哪怕上的是诗歌、散文、小说,也会成为政治课或别的什么课。这一点尤为值得我们思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语言知识呢?
  从提高语文修养和语文水平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被忽略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字词,二是句式,三是标点符号,四是修辞手法。它们各自具体详细的教学内容、原则等因篇幅的关系在此不作赘述,只略举一些课文当中的例子以作分析。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评价一个人的语文修养,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言修养而言的。我们现行的中学字词教学往往是流于形式的生词解释,大多数的注释也仅限于音义的解释,而和语境语义结合联系的分析偏少。在教材的呈现中只是要求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而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学生字词偏积累轻运用的现象;对一些常见熟悉的字词没有足够的语言敏感度,特别是对一些文言文或古诗词字词的解释,更缺少了一种文化的传达的信息。举例来说,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课文注释中并没有对“相”字作专门的解释,只是在题解时注了这样一段话:“这首诗用萁豆相煎这个生动浅显的比喻,把曹丕残害骨肉、争夺权利的行径揭露得淋漓尽致。”“相”在现代汉语里当“互相”讲,表示动作行为的双向进行,而在魏晋时代的汉语里,“相”只有“对着”的意思,是单向的。如果用现代汉语的“互相”来理解这首诗是与文意相背离的,学生则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而对曹丕单方面的对曹植的残害就提供不了事实,让人误以为兄弟俩互相争权夺利。试问,这样一个简单的“相”字又有多少学生能在现行语文课堂中学到呢?对字词的分析斟酌,大概就是所说的语言的锤炼,脱离了这些语文知识,我们在那谈那些所谓的体验、感悟,意义有多大呢?
  有关句式。如对句式的选择,是指在某个上下文里该用哪种句式最为合适,最富表现力。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其风格色彩、表达效果完全不一样,选用什么样的句式,这跟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主题、全篇的风格、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句子的上下文语境有密切的关系。鲁迅的《孔乙己》里有这么个长句子:“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是一个复句。能否分析好这个复句,关系到对这段文字的准确理解。很多人从表面看问题,将这个复句在分号那个地方一分为二。其实这样分析并不符合句子的原意。为使学生清楚这个复句的内部关系,理解这个复句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教人活泼不得”和“可以笑几声”二者的对比,那伙计能对孔乙己“至今还记得”吗?这个复句第一刀应该切在“所以……”之前,才符合句子的原意。但我们传统的较死的句子结构形式的分析,走进了理论脱离实践的死胡同,让学生感觉到难学,学了用处不大。从而也导致了如今语文教学语言知识淡化的事实。虽然现在的学生很少再涉及到长短等句式的分析,但连基本句子结构的知识也都没有学到。
  有关标点符号。和前面所说的字词句等语言、语法知识相比,标点符号看上去显得无关紧要。事实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早已没有了专门的标点符号规范的教学,所以才在此略提出来,以提醒大家的重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少不了标点符号。《荷花淀》中水生把参军的事实告诉妻子后,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看上去简单的句子,却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注意:这个句子里的句号不能换成逗号。如果改为逗号,那么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是假,拖后腿是真。采用句号情形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另一方面又需要丈夫对家对自己关怀。前者刁滑,后者温柔而多情。Ⅲ这既是生动的语言训练,又是最切实际的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了两种人格的对立,受到情感的陶冶。而今在学生的书面语表达中,已很难看到完全正确而规范的标点符号了。
  修辞手法对语言的作用不必多说。我们现在常提倡的富有个情的表达,实际上很大程度是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一种“陌生化”的表达。但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对于类似的排比、比喻、对偶、拟人、通感、夸张、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知识却很少再出现。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现行的课堂上看,也许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只是在费心思努力地试着解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如果在此,我们稍稍地提及一种叫“反复”的修辞手法时,是不是可以增加点什么?这里用反复的修辞格有没有这个必要?不如说成“我后园外墙外有两棵枣树”更为精炼些。但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它隐含着作者寂寞、凄清、苦闷的心情。
  我们是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教授些语言知识方面内容的,其目的就如前面所说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一套死的语言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是为了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运用达到“妙存乎于心”的境界,使他们真正学到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引导学生兴味盎然地分析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我们又必须慎行,有度把握,我们学生学习语文,更多的只是一种对语言学习的运用,并不是在研究语言规律,我们更不能让那些枯燥的语言规律知识所束缚。
  有人说,与课文语境结合、与实际运用中的表达结合讲语言知识,碰到一点讲一点,岂不是很随意、很零碎吗?目前在教材的编写尚未达到科学体系的时候,我们只能坚持这种随机性的教学方式,采用点拨方法,在某个语言知识体系主题单元中慢慢摸索了。实际上,这对语文教师的语言知识要求及语言敏感度将大大提高。但我想,这样的语言知识教学始终是语文必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