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魏德才

学新观点
  
  历史学者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观念,表面上看与教材内容并无太大关系,但在讲到相关问题时如能适当引入,则可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比如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依靠“坚船利炮”以武力的方式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结果是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固有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巨大动力。如果以历史的眼光而不是仅仅出于情感与道义,以世界性的眼光而不仅仅站在民族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不能不承认,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充当着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似乎矛盾的历史问题呢?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总结出一个论点: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代替。这个论点课本上没有,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新认识,对学生分析认识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再如,在中国近代史“国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提示“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而事实上,“落后就要挨打”的论断既不符合逻辑规则,也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有研究者据此提出“落后就可能挨打”的新观点,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宣扬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它固然可以激励落后的民族自强不息变后进为先进,但这毕竟不适宜于自称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更不适宜于以文明自居的现代人类。因此采用“落后就可能挨打”这样的新观点引入课堂教学,无疑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
  著名历史教育学家赵恒烈先生指出:“要打破传统的闭塞的课堂教学,打开学术的窗户,让学生呼吸到史学研究上的新鲜空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欲使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史学阵地的前沿,必须经常充实教学内容,使之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假如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学生背好教材,而不用丰富多彩的史实填补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那么学生将成为极易满足强不知以为知的无知者,或者滋生对抗教材、厌恶历史课的逆反心理。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时,将很难适应那里浓郁的求知氛围和浩淼的知识海洋。当然,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必须坚持适当、适时、适度的原则,而不能失之于慎重。毕竟,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高等教育,要注意防止那种将中学历史课变成史学研究课,将基础教育变为学术园地的错误倾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