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开展“阶梯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作者:藏国军

力,学会分析评判入与事,学会相关内容材料的链接阅读,实现以点带面的阅读理念。在操作上可以分阶段进行短安排,先引导学生读懂文章,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然后区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表达重点;最后结合材料进行重点剖析,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最后突破相关内容阅读链接。
  2、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阶梯式阅读学习》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三个梯度的习题:第一梯度,例文、例题、例话。第二梯度,课文、习题。学生根据习题的提示,自己解答。第三梯度,课文、习题。学生自己拟题,自己解答。在三个梯度中又都设计了四个层级的题目,即汲取、解读、评判、创新。“汲取”主要是让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解读”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关键信息的内涵;“评判”就是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创新”致力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学生阅读学习实验依据全新的阅读理念,力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创建了别具一格的开放训练系统。
  “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教材的助读系统,特别在思考和练习中,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追求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联翩,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指的是结论的开放性:习题有答案惟一的、有确定性结论的内容;也有答案不惟一的、不给出确定性结论的内容,例如,阅读学习中的“评判”类、“创新”类题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阶梯式阅读”学习在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重心,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综合概括,还增加了有现实情景及以素材为基础的作业。如“综合学习”的设计,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让学生通过环境/问题进行学习,建构有用的知识。书中的每一个单元,都留出了一、两篇课文,让学生自己拟题自己解答,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给老师的教学留下空间,还可以使作业系统更加丰富。当然,阅读学习训练的拟题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拟题,而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有的课后习题给出解题的思路。通过这些暗示,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