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认清化学教学误区 促进探究教学发展

作者:孙宪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它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探究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甚至误解,有必要给予分析,以便走出误区,进一步促进探究教学的发展。
  
  误区一:片面关注探究形式,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听课时,常常会发现:学生总是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探究,整个探究过程不允许出现差错。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研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师设计推拉注射器活塞,使其中的NO2和N2O4相互转化,要求学生观察颜色变化的情况。老师提问:“说明化学平衡还跟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学生立即回答:“跟摩擦升温有关。”老师眉头紧皱不与理睬。直到另一位学生回答:“跟压强有关。”老师才如释重负,继续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探究过程完全是教师强行介入,使学生统一、整齐、标准化行动,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这种教学其实就是“满堂灌”的翻版,是在玩探究的形式。
  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是教师还没有领会探究教学的精髓。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教学是为了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为了建构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十分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反对花架子,更为关注学生“怎么发现问题、知道怎样探究的过程”。
  
  误区二:片面强调探究一定要动手做实验,忽视探究途径的多样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只是从整体上说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但不是说化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性质都“应该”或“可以”直接由实验归纳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若干要素,但不包含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也是科学探究。例如,学习了烷烃的通式,再给出4到5个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让学生确定“也应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关系”的探究方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及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递变规律,提出应该和烷烃的通式一样,只是多一个氧原子而已,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再次验证得到的通式,就可以较容易地探究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这个过程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等要素,还有评估、交流和合作等要素,因此,尽管没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要素,它仍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没有实验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能使我们解放思想,克服探究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探究过程。对某些内容,教师可以按历史的发展展开教学,从前辈的工作中体会科学探究。例如,学习卤素元素时,引入法国人库尔特瓦发现碘元素的探究过程。19世纪,库尔特瓦无意中看到一只调皮的猫把一个盛有海藻灰、酒精溶液的试剂瓶和一瓶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打翻并混合后时,随即升起一缕刺鼻的紫色气体,冷凝后又变成紫灰色晶体,且有金属光泽。这一现象引起了库尔特瓦的极大兴趣,他随后将紫色的晶体收集起来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它是一种新元素——碘。从介绍碘元素的发现历史,能让学生跟随科学家的研究足迹,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形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误区三:片面注重探究学习结果,忽视探究过程的体验。
  
  自从新课改提倡探究学习后,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式的课堂看似“老师引导,学生猜想,合作探究”的气氛很活跃,但课本上的结论没能得出来(或与课本目标有出入),总感觉效果不佳,片面地认为探究教学是花架子。于是对探究过程轻描淡写,把重点仍放在探究的结果上。究其原因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领会探究教学的真正作用和任务。
  探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教学不仅追求探究的结果,更是注重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情感体验、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激起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探究教学的目的。
  科学探究也是一种精神,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教学的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认识到不同的学习条件下都能进行科学探究,只是科学探究的形式不同而已。教师应根据探究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总结和借鉴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实验设备不足,难以进行学生实验,可以用演示实验代替,只要教师示范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猜想……这样也能体现探究的精神。
  总之,探究教学活动既是新课程理念的检验和运用,又是促使新课程理念逐步完善和改进的实验场。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交流和总结,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追求的科学探究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上海市行知中学,上海,2019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