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浅谈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整合

作者:王晓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了在这种新理念指引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种种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的教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为这种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它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视角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发展产生影响。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更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感,澄清他们的价值观。而这些,仅仅依靠有限的书本知识是无法达到的。或者说,在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之前,获取、占有大量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感性材料、事例、数据等信息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对于很多学校的老师来说,正是由于这类课程资源的匮乏,使得这种学习方式的开展困难重重。
  
  一、课程资源匮乏的原因
  
  长期以来,背负着高考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采取了封闭、半封闭的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应付考试,为升学作准备。其教学目的只是定位于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方面,以升学为惟一的追求目标。很显然,封闭式教育把学生智育的发展置于最高地位,学校的一切教学与其他活动,都是为学生升学考试服务的,于是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缺少了与外界的接触、沟通与交流。封闭式教育表现出封闭、保守等特点,仅重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忽视直接经验,使学校与社会隔绝,学生的知识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在新课程的实施背景下,这种教育的“后遗症”仍然制约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开展实施,其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使学生不具有搜集大量辅助教学的资料、数据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能够使学生利用它去创造性地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或者说,如何使得我们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延伸,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与效益呢?
  其实,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就是同样在各级学校如火如荼展开的研究性学习,表面上看,它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的,但事实上,它正为我们的教学构建了一个最理想的资源平台。
  
  二、为什么说研究性学习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平台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活动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主动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情境性问题的解决。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由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成学习内容的组织和选择。
  也就是说,围绕着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的展开,学生要为之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更有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过程,它可以打破各学科教材的束缚,而收集的信息又无疑有利于学科教材知识内容的探究与理解,反过来看,教材又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探究的信息来源或辅助手段。因此,这种学习模式是可以和我们的教材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三、怎样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平台功能为教学服务
  
  1.整合学科资源优势,确立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一个重新构建活动群体的过程,学生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或个人兴趣喜好自主地构建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教师参与进来担任活动管理指导,利用学校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性特征和师生关系中所秉承的权威性特征,指导学生对课题小组这样一种特殊群体进行外在联结和内部整合。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当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但又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因为这种研究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课题本身应该是生活的,并且对学生自身或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学科教育教学的课题或方案,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等方式,来实现为本学科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达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内学习方式的渗透,将其实施过程、评价、管理机制等与本学科教学紧密联系,是每一位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就如何与学科知识有效整合进行指导。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形成不同的操作特点。或者按照完整的过程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还可以截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3.将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成果在学科教学中内化
  借助研究性学习获得的资料信息和形成的学习方法、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在本学科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这个资源平台的辅助作用,也可以着眼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放手致力于合作的、探究的、任务导向的学习方式变革,鼓励学生走上思辨、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的探究之路,突破教材,整合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将学习开放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
  可以说,具有生命力的研究性学习为高中其他学科新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动力支持,我们应该利用好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平台功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充分拓展学习空间,为新课程改革的创造性实施作出努力。
  
  (作者单位:锡山高级中学,江苏 锡山 2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