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论灌输在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作者:杨东亚

是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灌输的存在不排斥其他方法的存在与使用,它们共存于道德教育过程之中。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不拒斥灌输
  
  人们对灌输的否定主要受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从杜威明确界定“灌输”并对其展开批判开始,西方教育哲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讨论道德教育必然涉及“灌输”,形成了批判“灌输”的潮流。可以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和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建立都是以批判“灌输”为起点和基础的。由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否定道德灌输,轻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走上放任主义的道路,陷入了“无道德的道德教育”的危机。在西方学校中,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理论上对道德教育内容的呼吁,在实践中道德课的纷纷设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单纯反对灌输的反动。 西方道德教育对“灌输”的批判给我们以启迪和警示作用,但我们不应该得出我国道德教育要拒斥灌输的结论。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知性道德教育,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掌握,过于强调道德灌输的作用,从而使我国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但矫枉不应过正,我们不能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另一种片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单纯地否定道德灌输将导致“去道德化”的泛滥,正如西方道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 “在我们这个多元社会中,尽管这种较为古老的直接灌输的方法是无效的,但是,任何道德上放任的企图也并未取得更好的结果。”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在指出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的倾向”的同时,也认为应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道德知识的掌握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育回归生活、注重实践并不意味排斥知识的系统性”。课程改革肯定了道德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就确认了灌输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回归生活”和“学习过程是主导”,与列宁的“灌输理论”是不矛盾的。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灌输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子教他们理论,而要让他们参加日常的斗争。”列宁所说的“日常的斗争”,也是鲜活的生活。列宁主张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理论学习是灌输,而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体验则是灌输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强调德育课程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将灌输落实于学生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之中,把基本价值观的引导融于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不但与列宁的“灌输理论”不矛盾,而且还正是实现灌输的具体途径。所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不仅没有拒斥灌输,反而使灌输具有了鲜活的意义。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