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例说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行为方式的变化

作者:邱广欣

教育智慧,去探索更多地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7.让家长走上讲台
  
  【案例】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任教期间曾经发起了全班学生的家长走上讲台开展“家长系列讲座活动”:凡是有孩子在本班读书的家长。请在孩子就读期间,给全班学生安排一次授课,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不管哪方面,都可以作为授课的内容。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同。学生从讲座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天文、地质、海洋、医学等等。任老师又提出:凡是不能给学生讲课的家长,请帮助联系所在单位,让学生们前去参观学习。于是同学们又一次次走出校门,走进药厂、鞋厂、博物馆、大学校园、福利院等。
  【评说】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社区和家长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任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家长系列讲座活动”。是一个成功的教育举措。虽然这一措施的实施在新课程实施之前,但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完全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8.“同学们,老师错了。”
  
  【案例】刘老师改完全班试卷后的,心情很是沉重。他气呼呼地走进教室,整节英语课只是挨个念了学生们那可怜的分数,指责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并表示要将成绩反馈给家长。在评讲试卷时的整节课上,几乎没有人呼应老师的讲课活动。刘老师第一次尝到上课失败的滋味。课下在与班主任的交流中,才真相大白,原来……又是一节英语课,刘老师开诚布公的对全班同学说:“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允许老师给大家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示我真诚的歉意。前天老师错怪了大家,伤了大家的心,我为我的简单粗暴而惭愧。同学们,对不起。”此时,不知是谁带的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荡漾着激动和兴奋。
  【评说】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误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是出现失误之后,如何补救。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要遮遮掩掩,而应该开诚布公地承认错误。这样,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因为勇于承认错误也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刘老师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错怪了学生,但在弄明真相之后,真诚地向学生道歉,重新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
  
  9.美丽的惩罚
  
  【案例】当得知8名同学不上体育课而去看《快乐大本营》时,谢老师就思考如何给他们以应有的惩戒。他让这8名同学带着历史课本来到办公室。对他们说:不上课去看什么大本营,胆子还真不小。现在给你们一项任务,完成得好,可以减轻或者免去对你们的处罚。下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你们就参照《快乐大本营》里的“龙虎狮豹”4个方队的形式,组织全班同学上好这一课。接下来的历史课堂,教室里的课桌按照4个方队排列,每个方队后边分别插上“龙”“虎”“狮”“豹”的战旗,每队一名同学主讲一个内容,讲完之后其他方队的同学质疑,主讲的同学和本方队的同学巧妙配合释疑解惑。看着这满意的结果,谢老师心想:“我还有必要去:考虑如何处理旷课事件吗?”
  【评说】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并充分地用好错误的资源,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最不可取的是以老师的错误去惩治学生的错误。应该像案例中的谢老师那样,在宽容学生过错的同时,给学生以改过的机会,让学生在错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成长点”,在自悟自觉中悔过自新。
  
  10.学生走上“茶叙”的前台
  
  【案例】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举办“外语教学研讨会”,作为第九届“UNEACO--APEID”教育国际会议的一部分。一堂生动的英语观摩课和校长的专题报告,让中外教育界人士目睹了“活动——外交”外语教学新模式探索的成果。公开课结束后。学校在大厅里,摆放饮品点心,安排了一档“茶叙”。参加公开课的初一(3)班学生和老师、校长、中外来宾一起走进大厅,享用饮品点心,随意的畅谈、交流、沟通。
  【评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交流、交往、评价、探讨的主体。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让学生参与“茶叙”,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
  【结语】上述文字罗列了10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方式。对于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来说,当然是挂一漏万的。新课程的实施,带动了教育行为方式的创新。而教育行为方式的创新,又必然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北京1000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