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问题探索
作者:段小磊 曹卫平
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的学生在课堂的需要却被教师忽视。教师基本上是以“强势”群体学生为标准来设计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并且更关注这些学生的课堂反应。通常只要这些学生掌握、理解了的内容,教师便认为课堂教学任务已经完成,教学目的已经达到,而对占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的学生的呼声却充耳不闻。
二、课堂教学中不公平现象分析
1.教育资源的不足造成的不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受教育人群在不断扩大,教育投入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的增长。这样一来,班级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在大中城市的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甚至达到60至70人。在这样的班级里,课桌都排到讲台边了,教室里根本没有一点空隙可以让教师、学生自由活动。同时,班级授课制,学生被排座位是不可避免的,至于谁应该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原来大多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的不同合理安排的,但现在教室的座位却被拿来“出售”,教师把那些学习好或者家长给“好处”的就安排在前2~3排的最佳座位,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则往往安排在教室的最后。所以,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家长花钱为孩子买座位的事情,想想也就不稀奇了。
2.教师的个体素质造成的不公平
由于受市场经济观念的不良影响,个别教师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在教育教学中不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重,以国家的教育事业为重,而是以个人的利益为重,把学校、学生看成是谋取个人好处的场所和对象。由于教师素质的原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公正性,成为妨碍教学公平的主观因素。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互动对象的选择便成为教师表达个人愿望的手段和形式。只有那些能给教师带来某种便利的学生(家长)才能得到他的帮助。尽管这样的教师只是广大教师中的极少数人,但其所起的恶劣影响却很大。
三、消除课堂教学中不公平的几点思考
根据上面的分析,造成课堂教学不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社会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国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如果达到或接近4%的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法》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r生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1年我国的教育投入最高为3.1%,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客观因素)。教育经费要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投入。教育投入一是要增加总量,二是要促进投资均衡化,特别是缩小城市和农村、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减少由此造成的“择校”、“择教师”、“择座位”等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公平性的因素,改善现有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降低班级人数。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多渠道建立教师资源库。教师素质低下是导致课堂教学不公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影响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以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个人喜好等为条件的“差别教学”。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有损教师的社会形象。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师德教育,树立民主、公平的职业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独立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树立教育为学习服务的观念。充分尊重教师的社会劳动,逐步提高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3.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它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精英教育”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惟“分数”是标准,将教师的一切待遇、荣誉直接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实施“末位淘汰”,这在客观上激发教师“分数”本位的课堂教学观,忽略了对“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忽略了其他学生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制度性的教学不公平。因此,必须改革目前不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公平。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社科系,江西九江 8311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