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作者:洪绍青




  学校德育肩负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应该是构建公民道德的基础性工程,然而以往德育由于其泛政治化倾向和过分拔高的要求已越来越受到开放社会的冲击,要给学生精神上带来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德育必须贴近生活。以生活道德的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和夯实德育基础的当然之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里所说的生活,并非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活着”,还包括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等精神内涵。
  学校德育指导学生生活的内容主要有: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活价值目标是指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追求和生存质量提升的价值指引。生活价值目标对学生的生活具有导向作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包括我们的学生把生活价值目标定位在物质的满足上,希望获取大量金钱,然后用金钱换取享受,沉湎于单纯的自然功利生活之中,对价值信念产生迷误和虚无。帮助学生对生活价值进行定位,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首先,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合理的生活需要应该得到满足,但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把生活价值目标仅仅定位在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的生活的本质不在于物质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永远服从于一定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单纯的物质享受都有一个饱和点,超过了这一点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成了累赘,而精神享受却不存在饱和点。引导学生把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把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结合起来,以此提升人生的价值。其次,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增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认识,从生活中多体验快乐、幸福,通过热爱生活去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有清醒的认识和一分为二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避免走向偏激。再次,要注意预防和消除学生悲观厌世思想。悲观厌世的人对未来充满忧伤、绝望,对现实的一切都感到乏味、厌倦,没有信心和热情面对生活。持这种生活观的学生虽是少数,但也是不能忽视的群体,学校德育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实施积极的干预。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需要与满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认识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和作用,并教育他们用理性取代非理性,学会从积极方面看待社会和人生。
  
  (二)构建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档次越来越高,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就连废弃物也使地球越来越难以消化了,这使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与整个社会、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连在一起。德育也相应地重视对学生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首先,我们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消费中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自然界的最大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切实感受到保护大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其次,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培养尊重他人劳动、关注他人需要的观念,自觉遵守节约、合理的道德规范,建立让财富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最大效用的信念,不让个人的欲望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再次,要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上各种消费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主动抵制少数人高消费的示范效应的影响,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理性地进行消费。最后,要使学生懂得健康的身心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基础,健康是人生的最大的财富,养成合乎健康要求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在当今开放社会中,多种价值和文化因素并存,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的一些糟粕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国内的一些陈腐的封建意识仍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市场中也存在大量的爸爸、非理性泛滥的作品,它们恰恰能迎合青少年学生好奇、冲动、寻求刺激的心理,学生由于阅历浅、欣赏水平低、辨别能力不强,往往把最庸俗低级的东西当作时尚潮流去追捧。商业广告的错误诱导、低俗文艺的狂轰滥炸、一些媒体混淆视听的炒作,使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本性越发容易迷失,其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随之发生偏差。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不应靠“教”而靠熏陶,必须经由学生主体自我感悟和内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德育教化的灌输,在实践中不断地扬弃,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文学名著、文艺评论、古代诗词、名人传记以及情趣高雅的音乐、电影、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体会其中真善美的道德精髓。一般说来,一个人接触、欣赏的精品多了,自然会对粗制滥造的低俗作品和低级趣味的审美情趣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其次,开展具有思想碰撞性质的活动如讨论、辩论、演讲等,使不同的思想火花尽情进发,不同见解相互砥砺,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一方面有利于教育者抓住教育机会,启发学生心智,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再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四)确立和厚正直的人际交往道德
  
  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重视协作的社会。由于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倾向于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不愿帮助他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集体活动中本能地把成绩揽给自己,失误归咎他人。类似这种自私偏狭的行为使人不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愉快地合作,也就不能顺利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知恩报恩内在地蕴涵着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公正、诚信、自律等道德观念,树立感恩意识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心地纯正、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永远心怀感激、知恩图报,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生活中受到过的帮助,抒发心底对于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激,让感恩意识时常占据学生的心灵,并不时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相互鼓励、良性互动、互相和谐。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扶助弱者的意识,切戒“气人有,笑人无”。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人们不争是不可能的,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很容易使人陷入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明争暗斗、嫉妒怨忿等灰色心境,也会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者大行其道,窒息社会发展的生机。要让学生从小事开始树立规则意识,无条件维护竞争的公平性,把公平竞争视为社会生活的正道、常道。培养学生心地光明磊落、不嫉妒别人的成绩,把别人的成绩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对竞争中的落后者、失败者力避歧视、伤害,而能够慷慨地施以人道援手。再次,要重视礼仪规范教育。礼仪规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礼仪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良好的礼仪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道德的外在展现,起到引领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友善的作用,通过必要的礼仪知识学习、制度规范和行为训练,使学生养成待人以礼的良好习惯,任何时候都不失做人的教养和分寸,从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祥和。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江苏淮安223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